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不久前我陪董文先生追尋清代文人“關東才子”王爾烈故居和千山龍泉寺王爾烈讀書處。董文先生一路詩情大發,我被其中對生命的感受所感動,被他那份真摯的文化情懷所感染。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董文先生是著名書法家,詩人,凡是與董文先生有過接觸或者聽過他講過課的人,無不對他聲情並茂,熱情洋溢的詩意演講留下印象,被他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執著所感動,產生一種要返回中國典籍汲取瓊漿玉液的衝動。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我總是想董文先生在骨子裡其實是一個人文知識分子和浪漫主義者。只不過一些人把他定位在書法家和詩人,更多地注意了他的書法成就,而忽略了一個詩人書法家內心深處都具有的浪漫主義情懷。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王爾烈(1727-1801年),字君武,號瑤峰,遼陽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御史、內閣侍讀、大理寺少卿。嘉慶皇帝於1796年舉行千叟宴,御賜王爾烈如意、鳩杖等。王爾烈七十壽辰時,大學士紀曉嵐、劉墉、程偉元、翁方綱等百餘知名人士為其賦詩作畫,成《萬壽圖》屏風(現存遼陽博物館)。王爾烈是千山詩壇上很有代表的一位詩人,有《瑤峰集》傳世。電視連續劇《木魚石的傳說》,描寫的就是他輔助嘉慶皇帝,遊歷千山,剷除貪官的故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甲頭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通政使司參議,為官幾十年,曾參與篡修《四庫全書》,並出任“三通館”篡修和江南鄉試主考。他一生流芳於世的傳說很多,號稱“關東才子”。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董文先生與王爾烈相差幾百年,但董文先生追尋王爾烈遺蹟足以說明王爾烈的文化精神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董文先生追尋王爾烈遺蹟共十三首,現錄其中幾首,《題王爾烈紀念館》“蟬噪蛩鳴暑氣侵,五更燈火硯凹深。十年圈破三千卷,折桂蟾宮人翰林。”“風瀟瀟罷雨瀟瀟,繾綣碑林頌楚騷。一日傳臚鳴鼓樂,鯤鵬展翼上雲霄。”“瑤峰遺墨古風存,四壁龍騰氣欲吞。”三百年前隆譽遠,後來應作大師論。”《題千山王爾烈書房》“寒宵呵凍挑孤燈,細數旗幡論廢興。籲恨雞啼催歇筆,推窗又是日東異。”《雨中游千山》“無愧關東第一山,峨眉九華共仙班。每從笑口瞻彌勒,散盡愁雲不思還。峨峨古剎晚鐘鳴,放眼雲濤浩氣生。我欲乘槎滄海上,吟魂搖盪到蓬灜”。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董文先生正是在自己的精神追求與古代大文人王爾烈相融合之中,體驗著人生、文化、自然和生命意識,董文先生也獲得了超越個人生命的精神體驗和藝術變奏。生命哲學家齊美爾認為:“沒有無內容的生命對程和生命形式。我們在自身的生活中‘體驗’到生命的內容,這種‘體驗’實際上心靈把握生命的活動。每一當下直接的體驗把一內容與別的內容聯繫起來,把個人的整個生活歷程聯結起來。”董文先生寫詩多以自我生命體驗展開對古人先賢人格精神一種學習。在董文新的意識中,寫詩不再是簡單的一種形式,幾乎是與哲學統一的,同時又是一種踐行主體人格理想的行為方式,或者直接說,是主體生命審美化的現實存在方式。欣賞董文先生追尋王爾烈古體詩,可以得到一個鮮明的印象:他是一個真正把個體生命的存在與書法密切融合在一起的書法家,因而他也是一個真正將個人的生命意識與人格理想印存在藝術中的詩人書法家。這樣的文化品格與踐行方式使人不免想起馮友蘭先生非常讚賞的金嶽霖先生對中國傳統哲學家的描述:“中國哲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蘇格拉底,因為他把倫理、哲學、反思和知識都融合在一起了。去實踐這個哲學,哲學家只是載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學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學的一部分。哲學家終身待久不懈地操練自己,生活在哲學體驗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與天合一。十分清楚,這種心靈的操練一刻也不能停止,因為一旦停止,自我就會抬頭,內心的宇審意識就會喪失。因此,從認識角度說,哲學又永遠處於追求之中;從實踐角度看,它永遠在行動或將要行動。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古代先賢王爾烈對董文先生的浸潤使他對自然、社會、人生和理想和感受有深刻的文化母題的印記,獲得了構成自身文化理想與審美意識的精神原型。因此他才能為金先生所描述的“哲學家”持久不懈地操練自己,生活在哲學體驗之中,超越一已和自我中心。指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才能更好地用傳統文化手段爐火純青地寫出書法藝術,書寫具有中國傳統藝術氣韻和美學精神的當代書法精品。古人先賢王爾烈已形成書法藝術境界的內在動力,使董文崇尚文化風骨而更具精神品質,追求更高遠的精神境界。無疑,王爾烈是他的精神座標。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美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瀋陽書畫院簽約畫家。曾著《瀋陽當代美術史》《遼寧當代美術史》《韋爾申油畫創作研究》《遼海文化鏡像——遼寧當代文學美術研究》《遼寧文化藝術形態與精神重構——以宋惠民、韋爾申、白國文為例》《周衛油畫創作研究》《黑土畫魂——白國文的藝術與人生》《張建新梅花藝術研究》《李連志藝術創作研究》等。

古人先賢王爾烈的文化觀照:董文


東道網絡——東道藝術網:有態度的文化推廣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