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交际的人,如何更好的适应人情社会?

不爱交际的人,如何更好的适应人情社会?

图源:甄嬛传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但大部分人却对人情世故四个字,又爱又恨。

不爱和领导打交道,见到和领导撒娇卖萌的人,打心眼儿里瞧不上。偶然与领导独处却绞尽脑汁想不出聊天话题时,心里还真羡慕那些随时都能和领导开玩笑的同事。

听到要去应酬就头疼。喝酒、讲场面话、比拼段子……都不是强项,看人轻松 carry 全场甚至插科打诨间就搞定了客户,简直又鄙夷又服气。

不爱交际的人,如何更好的适应人情社会?

图源:让子弹飞

其实,大家真实的内心 OS 是:有点喜欢人情世故带来的某些便利,但是不甘心更不屑于为了这些便利违背自己的真实情感,变成圆滑世故的「老油条」。

知乎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发问:

请问怎样在心机当道的人情世故中保持善良?

性情冷漠,不爱交际,不喜人情世故怎么破?

隐含在这个问题背后的一个困扰可以翻译为:如何去平衡人情世故和个人的真实情感,才能做到既不破坏社会关系,又能够维持自己的坦诚和表里如一?

要么屈从,要么高傲?

心理咨询师 Steve Shi 认为,中国人的文化里,情感表达都是很含蓄内敛,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依赖一些套路。如果你反感这些人情世故中的套路,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人喜欢言不由衷。但是脱离这些套路,我们就找不到其他的表达方式吗?当然不是的。

他分享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场景,「比如在大饭局上敬酒,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但是表达敬意有很多种方式。在一个人很多的饭局上,某个人提出的话题很容易被其他人插话或者跳转到其他话题,这时候我会主动提示大家关注这个被岔开的话题。当我这么做时,我明显感觉到那个提话题的人眼睛发亮,说明他感到了来自我的重视和尊重。」

所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人情世故和我们的真情实感冲突了,是我们对「人情世故」单调的理解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没有人要求我们必须按套路出牌,是我们自己把人际关系理解成为了「要么屈从,要么高傲」这样非黑即白的模式。

从另一个方面看,依赖套路就一定是屈从吗?

知名时评人老梁在一次分享中提到,「我觉得那些每天都来问我,该如何与领导相处的人,你们不是不会来事儿,相反是太把它当回事儿了。

如果领导是爱看球,现在恰逢世界杯,你和他在休息时聊聊球,这难道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儿?如果领导是个文艺青年,你手里刚好有两张话剧票没空去,开口问问她想不想要,这又有什么不好意思呢?

如果你有顾虑,只能说明自己太敏感,太急于撇清,这反而显得不近人情。」

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个人情社会?

擅长人情世故的人,总被认为情商高、会说话、会做人。但前者和后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人情世故 = 人性 + 情谊 + 利益 + 经验

会做人 = 圆滑

两个词的内涵不一样。会做人只需要情商,而懂人情世故需要时间和阅历积累。

如何在短时间内积累自己所没有经历的社会阅历?知乎君推荐大家读一本书:《增广贤文》。

我们看到很多儒家的经典,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喊口号式的一些论断,大体都是要让你按照一个方向去怎么样做事做人。但儒家思想中的很多价值观念,太过于把社会、把人性给理想化。

真诚、善良、谦虚、律己这些宝贵的品质可能并没有办法在一个人性复杂的江湖当中让你游刃有余得拿捏「人情」

《增广贤文》恰恰在承认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同时,正视人性和社会的丑陋与残酷。几千年来虽然社会不断在变,人性是不怎么变化的,任何时代的人都从中吸取养料。

它虽然直接露骨地指出人性的局限,整体却不让人感到消极。虽然书中指出「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但仍然劝勉「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老梁认为,现代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其实在《增广贤文》里早已有了答案:

  • 如何克服「讨好型人格」,自在做自己?
  • 怎么和闺蜜保持恰当的距离,又如何提防身边的小人?
  • 应该留在北上广打拼,还是回到老家发展?
  •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职场半坡?
  • 怎么跳出「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