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弟媳把“周府”牌匾换成“羽太府”,鲁迅气不过说了两个字!

1923年7月19日,对于近代大作家鲁迅而言,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鲁迅的弟弟周作人给他甩下了一封信。

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如钢刀插在了鲁迅的心间,没错,这是一封绝交信。

在信上,周作人写到:“……我以前的蔷薇梦是虚幻的,现在所见的或许才是真的人生......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这封看起来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信,是鲁迅兄弟长达半个世纪绝交的开端。是怎样的事,能让素日患难与共的亲兄弟决裂呢?这封信,一度让后世人争相猜测不已。有人说,这封绝交信的起因是鲁迅偷看了弟媳妇羽太信子洗澡;也有人说,这一事件的起因是是鲁迅听了羽太信子和周作人的墙根;更多的则认为,这一切纯粹是生活矛盾所致。但不管原因为何,兄弟间的决裂:看起来似乎与鲁迅这日本弟媳妇羽太信子有关无疑了!

鲁迅弟媳把“周府”牌匾换成“羽太府”,鲁迅气不过说了两个字!

鲁迅

实际上,大量资料已经证实:鲁迅兄弟决裂与羽太信子的确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否真是以上的原因之一,还得从头说起,事实上兄弟决裂真相是这样的:

羽太信子本是一位稀松平常的女子,周作人与羽太信子的结合却颇有戏剧性。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们与其他人一起租住了一套房子。因无人打扫,便请房东介绍了一位女性前来做家务,这位女子即是羽太信子。

周作人自小是一个缺乏主见并且不善交际的人,这点和母亲、哥哥鲁迅一直对他的格外照顾有关。周作人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古代讲究长兄如父,于是身为家中长子的鲁迅便一手接过了照抚两个弟弟的任务。

成年后,鲁迅也一如既往的帮持和照顾弟弟,这或多或少让周作人养成了过分依赖缺乏主见的性格。也因为这层关系,周作人的异性缘一直不特别好,所以留学期间,周作人鲜少与女性往来。所以,相比之下,住家帮忙的羽太信子倒成了和周作人交往最多的女性了。

在认识羽太信子前,他极少与女子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因此一遇到开朗活泼的羽太信子,便被她的个性所吸引。他的性格内向,见到异性尚未说话,先自脸红。见惯了人的羽太信子便觉得这个中国来的青年人很有意思。两人渐渐熟络了起来。

两人又结识到熟络的这年,羽太信子28岁,虽然是如花的年纪,但矮小粗壮的羽太信子也没什么美感可言。这就能从侧面粉碎“兄弟决裂系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的谣言。话说回来,羽太信子虽姿色不出众,但她有主见,并且很懂得照顾人,这点很吸引周作人。

鲁迅弟媳把“周府”牌匾换成“羽太府”,鲁迅气不过说了两个字!

羽太信子

婚恋就是如此,要么找互补,要么找高度相似。再看周作人与羽太信子,一个爆,一个温和;一个外向,一个内敛。在如此高度互补的吸引下,很快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于1909年结婚。婚后,因为两人文化差异太大,周作人是大学问家,而羽太信子大字都认不全,加之他们又是不同国籍,所以两人的矛盾常有发生。但好在,周作人善于容忍,所以日子也算过得下去。

1919年,鲁迅买了一次房,他买房的目的就是为了装下这一大家子,当时羽太信子的日本家人也有部分一同同住。当时,鲁迅花了3500大洋买下了北京八道湾的一个大四合院,装修好后,一家人就欢天喜地搬了进去。

但搬进去以后,鲁迅与羽太信子就频频爆发矛盾,鲁迅弟弟周建人认为,鲁迅与羽太信子隔阂主要源于:彼此生活方式的不同。羽太信子惯于挥霍,可以说“挥金如土”。“周作人不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还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有时还到处借贷,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和点心。”

鲁迅也是节俭之人,当时一大家子的生活补给全依靠鲁迅,时间久了,比周作人还要节俭的鲁迅“对羽太信子的大手大脚花钱的行为很是看不过去”。看不过去怎么办呢,鲁迅和很多传统中国人一样,不当面和弟媳说,而是找周作人下功夫。但周作人一直是个缺乏主见的主儿,加之有惧内,自然连“传话”都懒得传了。偏偏这种时候,羽太信子还将她的很多亲友接来一起住,如此一来,忍无可忍的鲁迅就怒不可遏地当面和弟媳冲突了。

鲁迅弟媳把“周府”牌匾换成“羽太府”,鲁迅气不过说了两个字!

鲁迅与周作人

前面我们讲过,羽太信子文化程度不高,这点从现存的羽太信子照片就可以看出来。根据周建人的佐证,羽太信子的性格还相当泼辣,怎么个泼辣法呢,周建人还举多例子,他说:

“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他(周作人)携带家眷回国居住在绍兴时,他们夫妇间有过一次争吵,结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发作,周作人发愣,而他的郞舅、小姨指着他破口大骂,从此,他不敢再有丝毫‘得罪’。相反,他却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到日本使馆去讲话。”

能把自己男人治成这样,想来“泼辣”二字还应该算是“保守评价”。实际上,羽太信子能如此撒野,主要还是与周作人意志薄弱、性情和顺有关,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算了,周作人还经常在羽太信子的鼓动下不辨是非。

上述评价,得到了周作人亲弟周建人的认同。这就很能说得通了,以羽太信子的性格,与鲁迅冲突后,她一定会去周作人面前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的。于是乎,

是非忠奸不分的周作人炉火中烧,直接写信跟哥哥“绝交”

而从羽太信子的角度出发,绝交对自己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因为这意味着八道湾这个房子将完全属于自己,自此也不用在和婆婆兄嫂一起住,多自在:百利而无一害!果然,冲突后,鲁迅迅速找房子带着母亲和原配朱安搬了出去。

鲁迅弟媳把“周府”牌匾换成“羽太府”,鲁迅气不过说了两个字!

鲁迅等合影

鲁迅搬走后,羽太信子真正成了八道湾的女主人,在这以后,得瑟的羽太信子还干过一件让鲁迅瞠目结舌的事。鲁迅搬走后,不久羽太信子就将八道湾“周府”的牌匾取了下来,换成“羽太府”。鲁迅知道后,当时就气得火冒三丈,良久后,他骂出了两个字“昏人”!

这昏人,毫无疑问,肯定是骂弟弟周作人的,在这以后,鲁迅一度对人说:“八道湾只有一个中国人”。鲁迅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因为鲁迅走后,整个八道湾就真的全是日本人了,周作人实际上已经处于日本人(羽太信子和她的娘家人)的包围之中。

这大概也是周作人七七事变”后,周作人没有南下而留在北平并最终落水出任伪职一事的原因了。一个大文豪、爱国革命志士鲁迅的亲兄弟,最后背上了“文化汉奸”的骂名,想来,当真可惜。古人所说的“读书多而不明理”,大抵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