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自在」和「放任自流」有何區別?

“隨緣自在”和“放任自流”有何區別?

問:尊敬的上淨下慧大和尚,我有一個疑惑,您曾經說過,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恰巧當下也是不能把握。我對這種說法有些疑惑。

還有一個就是,在我看來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隨遇而安,隨緣自在的,這個隨緣和世間的放任自流有什麼區別,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一種禪意?

淨慧老和尚答:“隨遇而安”和“放任自流”兩個詞本身之間有很明顯的區別。“放任自流”既然是“放任”,就是不顧任何客觀條件,允許不允許,放任了。

“隨遇而安”是尊重一切客觀條件,尊重因緣。就像我剛才說的一樣,我的一切都是被動的,就是在種種因緣的限制規定之下去做某件事情。

所以隨遇而又能安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往往我們能隨遇又不能安,很勉強。因為我達不到這個目的,只有放下吧,但是心裡安不了。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全面的思考。

至於說當下能不能把握,因為當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東西,遷流不息,所以讓你把握當下就是讓你把握每一個遷流的念頭,這個叫當下,當下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所以把握當下實際上是叫你時時覺照,念念自知,這個才是把握當下的著眼點。

如果你死死地把握當下,那就成了執著了。因為念是無住的,你的智慧就是要能夠時時覺照你的每一個心念,是在想什麼,是在做什麼,我所說的把握當下是指的這個意思。所以說修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隻要把一些根本的理念弄清了,修行還是有徑路的,還是有軌跡可循的,大家不要被我講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灰心了,我們假以時日,把一些基本理念弄清,修行還是有路可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