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請假作「古文」組織批覆回「詩文」

附:請假條

木黃鎮駐村幹部管理中心:

餘駐村之時日甚久矣,多承各級領導之關懷照顧,在此深表感涕。近日舍妹將要出嫁,憶童年趣事,餘常捧腹開懷,已然二十春秋,不言青梅,常言手足情深。作其兄長,理應到場祝福,也表兄妹之情,並安撫嫁女之痛於二老,二三日足矣。奈何脫貧攻堅並無閒暇,未能早日到場團聚。對此,父母家人怨言頗多,餘心亦深感不孝。故欲藉此機會,歸至家中,與家人團聚一番,儘子孫之孝道。合假三日,還望各領導予以體諒,成全之。待送舍妹出嫁,必快馬加鞭返回。批准為盼!

印江自治縣木黃鎮鳳儀村第一書記戴帆批覆:

自古忠孝難兩全,脫貧攻堅衝一線,而今小妹出嫁時,理應及時把家還。擬同意,請鎮指揮部審批。

中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組織部批覆:

脫貧攻堅為人民,公私有顧應周全,于歸之喜天作合,斯文如此太嬌情,准假三日聚堂前,燭花開後赴一線。

在很多人眼裡,請假條往往是一板一眼的嚴肅面孔。8月1日,貴州省一位扶貧幹部的請假條因為打破常規,在微信朋友圈熱傳。很多網友驚呼:請假條竟然可以這樣寫。

8月2日,很多網友的微信朋友圈轉發了貴州省印江自治縣一位扶貧幹部的請假條。該請假條有兩大特點:一是文字由半白話文半古文組成,言簡意賅,情真意切;二是包括縣委組織部門的部分批覆由詩文組成,有理有據,有情有義,令人稱讚。

昨日,華商報記者聯繫上了請假條的當事人——印江自治縣政府辦駐木黃鎮鳳儀村扶貧幹部冉魏。冉魏稱,他是2017年10月到縣政府辦報到上班,今年3月開始駐村生活,平時工作較忙,有時節假日也要堅守工作崗位,很少有時間回老家陪伴老人。前不久,父母告訴他,妹妹即將出嫁,希望他能回家。根據實際情況,於是一張現代版的“陳情表”請假條誕生了,沒想到組織非常理解,一路綠燈,更沒想到,上級領導的批覆也由詩文寫成,這令他非常感動。

“我已於1日回到老家,今天(8月2日)家裡待客,明天(8月3日)妹妹將正式出嫁”。昨日,冉魏告訴華商報記者,妹妹的婚禮結束後,他將立即返回駐點村扶貧。

戴帆是印江自治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也是駐木黃鎮鳳儀村第一書記。昨晚,他向華商報記者證實了冉魏請假的真實性。戴帆介紹,冉魏大學畢業不久,2017年考入印江自治縣政府辦,擔任文秘工作。2017年10月,冉魏被抽調到鳳儀村扶貧,他為人樸實,工作踏實認真,請假條上的內容完全屬實。談到以詩批覆請假條的緣由時,戴帆稱,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收尾階段以來,駐村幹部的工作壓力普遍較大,工作之餘,大家喜歡開一些玩笑活躍氣氛,自我減壓。加之駐村幹部有一個共同的“痛點”:父母一天天老去,大家平時工作很忙,節假日經常加班,很少有時間陪伴在老人身邊盡孝。和冉魏一樣,他以前也曾在印江自治縣政府辦工作,喜歡寫作,也經常寫材料。“看到冉魏的請假條後,我覺得他寫得情真意切,真實反映了我們駐村幹部的心聲,很快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詩文批覆由此而生。”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對於貴州扶貧幹部的請假條及組織的批覆,網友好評如潮:無論是請假條還是批覆,有血有肉,接地氣,贊一個!這樣的請假條及批覆有文采、有特色,看了永遠忘不了!

我沒發朋友圈

沒想到會熱傳

華商報:你是哪一年出生?什麼時候參加工作的?

冉魏:我1992年出生,2017年7月從貴州師範大學畢業,隨後在印江自治縣政府辦工作。今年3月,組織派我到木黃鎮鳳儀村駐村扶貧,到現在5個月了。

華商報:你扶貧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冉魏:主要參與人居環境改善、產業發展、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扶貧工作。

華商報:平時工作忙嗎?

冉魏:很忙。

華商報:你扶貧的村子離家近嗎?

冉魏:不算遠,單程有100多公里,走高速開車就一個多小時。

華商報:平時喜歡讀書寫作嗎?

冉魏:高中時比較喜歡古詩文,詩文押韻自然、對仗工整,考文究字,作者以巧妙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大學雖然學的是工科,但平時很喜歡讀各類散文著作,常常翻閱一些文萃。

華商報:你是怎麼想到以半白半文的形式寫請假條的?

冉魏:扶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以來,駐村幹部工作比較辛苦,壓力也比較大,以這樣的文體寫請假條,主要是為了緩解壓力,活躍氣氛,自我解壓。

華商報:當時有沒有考慮到以這種文體寫請假條領導會批評?

冉魏:當時只想著實事求是,實話實說,其他沒想那麼多。

華商報:是不是因為你的請假條內容懇切,組織才批你的假?

冉魏:那倒不是,各級組織領導對駐村幹部非常關心,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如確實需要請假,組織肯定會批的,我們貴州對扶貧幹部的管理很人性化。

華商報:你平時寫材料也是這樣的文體嗎?

冉魏:不是,寫材料有嚴格的要求。

華商報:請假條是你傳到朋友圈的嗎?

冉魏:不是,我8月1日交了請假條後只知道組織批了,此後沒再管過這事。今天(8月2日)中午,我才發現,我的請假條連同組織的批覆在朋友圈熱傳,而且傳的範圍這樣廣,真的沒有想到。可能是同事覺得這樣的請假條很有特色,就在朋友圈發了。 華商報記者 陳有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