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猶太教由於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戰勝了在此之前出現的其他宗教,爾後,它又將被別的更有生命力的宗教所改造、超越。猶太教並不是一個積極傳教的宗教。猶太教堂所接受的改信者,必須按照猶太教當局的規定,因為一個人改信猶太教並不只是簡單的自我認定的事情。另外,繁瑣的教規也妨礙了猶太教的傳播。這些都是猶太教不能像基督教那樣得以大規模傳播的原因。

基督教產生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猶太人中間,有深刻的社會背景。

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前63年羅馬攻佔耶路撒冷,屠殺1200名猶太人,巴勒斯坦成為羅馬人嚴格控制的領地。前40年,羅馬扶植當地貴族希律為國王,這個最殘忍的暴君在36年間像野獸一樣統治著他的國家,幾乎每天都血腥虐殺猶太民眾。

前4年他死後,羅馬將巴勒斯坦分封給他的的三個兒子,猶太人因反抗暴君統治和苛捐重稅而發動大規模的暴動,結果2000餘人被釘在十字架上,而在羅馬軍隊屢次侵伐中猶太人被浮為奴的達6萬人之多。

深受壓迫的猶太人,特別是下層民眾中的奮銳派不斷反抗,66年爆發了猶太人大起義,遭到羅馬統治者血腥鎮壓和瘋狂報復,聖殿被毀,大批猶太教徒被處死,或被賣為奴,或流亡異國他鄉。基督教最初就是在下層民眾反抗羅馬帝國殘酷統治中產生的猶太教的一個支派。

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據《新約》記載,基督教創始人耶穌(Jesus)約在前7年至7年間,出生於耶路撒冷南面的伯利恆。他自小生活在正統猶太教環境中,習得希伯來文經書的知識。當時在羅馬殘暴統治下,猶太人普遍流傳“彌賽亞”(救世主)將會降臨。

耶穌30歲時在約旦河谷遇見一位先知施洗者約翰,他在傳道中宣稱上帝的統治臨近了,將在審判中使罪人滅亡,敦促聽眾懺悔罪過。耶穌接受施洗,這成為他一生的重要轉折。約翰很快被逮捕並被處死。之後三年間,耶穌在加利利的一些城鎮佈道,醫治病人,斥責貪婪、放蕩的生活,以拯救人類脫離罪孽為使命。

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他結集了12位門徒,被人視為“彌賽亞”。他32歲時率信徒進入耶路撒冷,結果驚動了全城。他懷著對聖殿的熱愛,趕走了聖殿內一切買賣人、兌換銀錢的人,抨擊當地宗教領袖們的教導歪曲了律法。時值逾越節前夕,聚集的群眾具有一觸即發的爆炸性情緒。耶穌被其門徒之一猶大出賣,猶太教祭司長抓獲耶穌並送猶太教公會審判,羅織的罪名是“自立為猶太人君王”;又將他移交給羅馬總督,耶穌最後被釘在郊外各各他山崗的十字架上。

耶穌並未意識到自己創立了新宗教,他接受猶太教的規則和教儀,只是注重用虔誠、道德、仁愛來補充猶太教的律法和先知的教導。最初,耶穌的門徒只在猶太人中傳播福音,後來擴大至外邦人和希臘化的猶太人,稱耶穌為“基督”(Christo),其希臘文原意是“塗過聖油的人”。

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耶穌親傳的門徒彼得本是一位貧賤的漁夫,後因遵循老師遺訓進行傳教活動,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彼得派的原始基督教在其產生時,是奴隸、被釋放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和驅散的人們的宗教,它號召信徒團結互助、平等公有,交出部分財產作為公共基金,既用於宗教活動,亦可救濟貧苦信眾;它並有強烈的反抗意識,鼓動人民起來報仇申冤,推翻羅馬與猶太上層的黑暗統治,嚮往財富平均、共同消費的新耶路撒冷千年王國。

基督教,猶太教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故事

1世紀末至2世紀編定的《新約全書》,它是基督教的聖經。儘管這一新宗教遭到官方的迫害,仍穩步發展起來。313年,基督教終於因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公佈米蘭敕令而得到寬恕,399年,被羅馬接受為國教。羅馬帝國崩潰後,基督教由傳教士在600年至800年間,傳佈到英格蘭和日耳曼諸民族中;在800年至1100年間,傳佈到斯堪的納維亞和斯拉夫諸民族中。以後,隨著歐洲的擴張,又由傳教士傳佈到世界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