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專家:網際網路彩票是大勢所趨

從2015年起,互聯網銷售彩票被叫停,已形成近千億的市場規模瞬間凍結。三年之間,互聯網彩票行業格局鉅變,少數堅持下來的企業掙扎轉型,不少彩票企業甚至嘗試探索海外發展,慘淡經營卻尚未恢復昔日輝煌。

儘管管理部門對彩票銷售接入網絡的監管十分嚴厲——“一次發現警告,第二次就將停止銷售業務”, 面對監管的重壓,不甘心的互聯網彩票一邊焦急地等待開閘,一邊用各種方式繞過監管,逐漸興起新型的“App代售”模式重出江湖。

河南財經學院彩票研究所所長馮百鳴介紹:“2014年我們調查了68家彩票網站,發現相當大比例的網站不出票、少出票,這意味著,博彩者在網站上投注號碼,但網站並沒有真正去彩票中心的端口購買號碼,如果不中獎,那麼博彩者的錢就直接進了網站口袋,如果中5元、10元的小獎,網站為留住客戶,會把這些錢打到客戶賬上,如果中了500萬元,那就麻煩了,去年有這樣的事,最後雙方對簿公堂,受害者沒拿到賠償。”

馮百鳴認為,互聯網售彩與線下售彩的返點差異是導致市場監管難度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坦言,一個傳統實體投注站只能拿到總銷售額7%-8%的發行收益,還要抵扣成本。但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和彩票中心談判時,能開出12%的發行返點,如果一天銷售額1000萬元,毛利潤就是120萬元。

彩票專家:互聯網彩票是大勢所趨

儘管如此,互聯網售彩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彩票購買方式之一。據業內人士分析,互聯網彩票成本較低,不存在彩票印刷、運輸、廣告宣傳的折損,且突破了地域限制,因此其回報率往往高於線下投注站。此外,互聯網彩票的娛樂性、互動性和社交性更高,裂變式的傳播方式增加了用戶積累的速度。

中國彩票行業沙龍創始人蘇國京認為,互聯網售彩票是大勢所趨。這種方式肯定是會被放開的。不過,博弈性在互聯網上往往會被放大,極易造成負面問題,如對彩票等相關活動的沉迷,甚至造成問題彩民的產生甚至涉及到其他問題,所以相應的監管和配套技術安全措施都需要加強。

世界各國在這方面都比較謹慎,中國也是一樣,未來肯定會適度放開,但目前仍處於制定相關技術規範和進行技術完善的過程當中。

對於未來互聯網售彩的監管,蘇國京提到:“應在資金等方面加強監管。”

第一是更多地注重彩票的社會責任。既給相應的彩民帶來樂趣,同時其博弈性也會給彩民等相關人士造成傷害。所以要加強相應的規章制度。

第二是資金監管,互聯網售彩最重要的就是資金,掌握在企業、個人或者某個小網站手裡。

第三是技術安全,還有相應的配套監管措施一定要跟上,否則也會導致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