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稅」能提高生育率嗎?韓國告訴你:不能!

“單身稅”能提高生育率嗎?韓國告訴你:不能!

最近,關於個稅改革的話題再次刷爆朋友圈,除了免徵額可能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之外,還有一條十分惹人注意——設立專項附加扣除。這裡需要劃一下重點:子女教育、住房貸款等項目,個稅草案明確規定增加專項附加扣除,說直白點,已婚人士可以多享受點補貼,少繳點稅,而單身一族們該繳多少還繳多少,一分都不能少!

其實所謂單身稅並不是單獨徵收某種稅,而是單身的或者沒有孩子的可能享受不到某種稅收減免政策,和有配偶的人相比實際需要繳納更多的個人所得稅。

此新政一出,不少網友驚呼,國家開始正式出手“逼婚”了!其實所謂“單身稅”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解決生育率和老齡化嚴重的問題,鼓勵大家結婚生娃。

中國自2015年10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實際出生人口不升反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新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比2016年出生人口減少了63萬人,遠遠低於專家當時預測可能超過2000萬的人口出生預期。而新出生的人口中,一孩為841萬人,比2016年的一孩足足少了121萬人,這意味著開放二胎後,年輕人連一胎都不願意生了!其實也不難理解這一現象,在住房、醫療、教育、戶籍等一系列社會難題亟待解決的大環境下,人們對於多生一個孩子難免還有後顧之憂。

不要埋怨中國逼婚套路多,韓國的套路更扎心。去年韓國的總生育率僅為1.05,首爾的出生率更是隻有可憐的0.84,韓國已連續16年成為超低生育率國家,照此趨勢發展,韓國2026年將成為超老齡化社會,2031年起總人口將開始負增長,將直接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在2014年時,韓國政府就已積極探討引入單身稅這一概念。2015年,韓國出臺“年終結算改革方案”,新方案下,年薪3000萬韓元的未婚職場人需要比去年多交1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000元)的稅。 這和韓國政府在稅制改革時做出年薪5500萬元以下收入階層不增稅的承諾前後差別過大,讓不少職場人出離憤怒。

頒發新的稅制方案後,韓國生育率反而繼續下降,年輕人普遍不買賬,出現了“你收你的稅,我單我的身”尷尬現象。今年4月,韓國新生兒數量為2.77萬人,創下自1981年以後的最低水平。可見,韓國靠單身稅來提高出生率的方案基本失敗。

用“一刀切”的加稅方法來提高生育率顯然不切實際,從歷史上來看也有不少教訓,最極端的例子要屬羅馬尼亞的獨裁領袖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為了提高人口數量,採取了極為極端的出生政策。禁止離婚,禁止國民進行避孕和墮胎,每對夫妻至少要生四個孩子,即使結婚但沒有子女的家庭需要繳納重稅,墮胎者將受到判刑和囚禁。這項政策實施後,羅馬尼亞的人口出生率雖有所增長,但卻出現了大量棄嬰,接受非法墮胎手術的孕婦死亡率也不斷上升。失業者劇增,最終導致政權崩潰。

在應對低生育率這一全球性問題上,最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法是政府掏錢讓人生孩子,但這一方法的效果可能只是暫時性的。有些父母為了能立即獲得政府補貼把生子計劃提前。從長遠角度來看,直接的生育補貼並沒有很大程度上改變整體生育率。還有兩種政策可能在提高長期生育率方面更加有效,分別是育兒補貼和帶薪產假。這兩種政策意味著你不會在生孩子期間丟掉工作,也不會因為要照顧孩子而不得不辭職。與其他任何政府育兒補貼相比,這兩項政策可能都要來的更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