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的玉米行情,是否還值得追隨?

下半年的玉米行情,是否還值得追隨?

臨儲拍賣已經進入第十六週,昨日臨儲玉米拍賣投放391萬噸,成交近117萬噸,上週為1109605噸,增加59566噸。成交率29.87%,與上週27.71%相比回升了2.16%。最高成交價1700元/噸,最低成交價1360元/噸,平均價1540元/噸。其中,本週14年玉米成交率低於上週,15年玉米成交率高於上週。從省份上來看,吉林成交率高出上週近6%,遼寧成交率低出上周7%,內蒙成交率低出上周2%。

下半年的玉米行情,是否還值得追隨?

截至目前,臨儲玉米拍賣累計成交7403多萬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成交的5700萬噸總量。

當下的玉米行情確實挺磨人,自3月9日達到高點以後,一直在蹣跚下行,到目前始終處於弱勢振盪格局當中。短期來看,玉米價格仍會以橫向整理為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每週800萬噸的陳玉米投放,確實讓市場承壓不小。

預計在10月份拍賣結束之前的9月份左右,玉米行情或將出現轉機。

政策引導初見成效

玉米庫存在糧食中僅次於水稻,玉米市場去庫存是國家在今年的首要任務。

國家目前正不斷通過新建、擴建深加工企業、燃料乙醇企業產能來積極消化過剩的玉米庫存。據權威機構發佈消息,2018/2019年度全國玉米消費量為2.6億噸,同比增加0.21億噸,玉米缺口也由去年增加一倍,在0.41億噸左右。

產能釋放,需求激增,國家以定向銷售、包乾銷售等方式,加快消化政策性糧食庫存,表明去庫存決心。所以,長期來看玉米還應該是搶手貨。

庫存壓力逐步減少

下半年的玉米行情,是否還值得追隨?

連續15周的臨儲玉米拍賣已累計投放超過1.16億噸,成交量已達到5586多萬噸。因近期運費的上漲壓縮了貿易商的利潤,而隨著出庫日期的臨近,勢必將進一步加大出庫量。庫存玉米存量的大幅減少,將極大減輕目前的市場壓力。

同時,考慮到6、7月份國內臨儲玉米成交數量大幅下降,預計8月中旬之後玉米價格將有望迎來新的上漲,以對接面臨減產的新玉米市場。

產量下降基本確定

“大暑”時節過後,市場目光再次投向新季玉米生長情況,病蟲害及氣象條件對新季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形成至關重要。從有關部門調查情況來看,遼、吉、黑春玉米有較強的減產預期。

因5月份乾旱範圍較大,遼寧和吉林三成玉米種植地塊在5月20日之後播種,與4月底播種地塊時間相差20天左右,新作玉米生長期不一。此外,由於前期積溫不足,導致播種初期以吉林為主的旱區玉米植株高度同比偏低。更為重要的是,當東北玉米主產區進入授粉關鍵期以後,大雨和高溫均將影響其最終單產。

下半年的玉米行情,是否還值得追隨?

另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北方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有利於以上地區粘蟲、草地螟、棉鈴蟲等遷飛性害蟲在區域間的交流和種群繁殖,同時也利於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等喜溼性病蟲發生。黃淮南部、江南北部降水偏少二至五成,對蚜蟲等喜旱性害蟲的發生較為有利。同時,北方玉米的連片種植方式有利於病蟲大面積發生為害,部分管理粗放的地塊利於粘蟲和草地螟集中發生。玉米生長後期植株高大、田間鬱閉,玉米病蟲害防控難度大,致使病蟲為害程度加重。

綜上所述,今年玉米市場去庫存已經初見成效,但由於臨儲的大量投放,短期內玉米價格仍是以震盪整理為主。但從長期來看,今秋的玉米行情應該差不了,無論從政策上的引導還是市場的“自我消化”,今年的市場缺口或將進一步被放大,玉米市場將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