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當地時間5月24日上午,哈佛大學授予導演王家衛文學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電影藝術領域的成就及影響力。王家衛是史上第一位獲此項榮譽的亞洲導演,同時哈佛大學的官方網站簡介上稱他為“現代電影界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因此當現場公佈王家衛成為榮譽博士時,全場所有人都十分驚喜,現場一片歡呼及掌聲,有中國籍學生還在網上激動地感慨道:“剛剛見證了王導演拿到榮譽學位!好開心!我也畢業!好驚喜啊,好榮幸!”

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王家衛1980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專業後,經過短期培訓,進入香港TVB電視臺從事電視製作,並迅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編劇。自1982年起的五年時間裡,他創作了大約十部電影劇本。1988年王家衛初次執導電影《旺角卡門》,該片和他1990年執導的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令他躋身一流導演之列。

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誌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誌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你立刻想到的還會有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眩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豔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實內裡充滿了感情:像《重慶森林》裡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洩》裡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裡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從“無名小子”到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導演,如今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