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過去看不懂作品是不光彩的,現在竟然成義正辭嚴的事情

阿來:過去看不懂作品是不光彩的,現在竟然成義正辭嚴的事情

阿來

從時代的角度看藝術,這裡是磨時藝見。

阿來是當代藏族作家,憑藉作品《塵埃落定》成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還曾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分享了自己對文學市場發展現狀的擔憂。

阿來:過去看不懂作品是不光彩的,現在竟然成義正辭嚴的事情

阿來作品《塵埃落定》

阿來說,現在不少人都認為,文學作品是一種消費品。因為在文學消費市場中,已經出現“把沉重的東西變輕”的傾向,比如,一些農村題材的文學作品已經變得不真實、不嚴肅這種觀念的出現就意味著文學作品放棄了本應承載的一些基本東西,而人們也開始集體逃離複雜的、沉重的現實。

阿來:過去看不懂作品是不光彩的,現在竟然成義正辭嚴的事情

阿來作品《格拉長大》

阿來認為,文學需要對現實有更全面、更真實的觀察,以及更負責任的記錄,而這離不開文化產品生產者與讀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因為讀者有特定的閱讀口味,如果文化生產者不斷提供劣質內容,讀者的口味就會向下發展;反之,不斷提供優質內容,讀者的口味就會向上發展。

阿來:過去看不懂作品是不光彩的,現在竟然成義正辭嚴的事情

阿來作品《遙遠的溫泉》

阿來表示,目前很多讀者的審美處於嬰兒向成年過渡的、吃半流質食品的階段,但是隨著身體逐漸強壯,就要開始吃堅硬的東西才能吸收營養。因為文藝審美的提升與學習,是源自讀者為了克服不理解而前進的狀態。但是,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一些文化產品生產者只給讀者提供他們能讀懂的作品。要知道,在過去,看不懂是不光彩的。但是在現在,看不懂卻變成義正詞嚴的,這樣只會降低全民的審美水準

以上內容由磨時藝見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磨時藝見,每晚9點,準時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