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面和拉面相似 却是“摔”出来的 你吃过吗?


夏日的农村大集,一位摊主大哥正在喝水。他满脸大汗,上半身的衣服也完全被汗水湿透了。大哥经营的是一个摔面摊位。面条是一种常见的面食,千百年来,人们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面条,比如山西的刀削面、北京的炸酱面、兰州拉面、河南的烩面、广东的云吞面、四川的担担面等等,据说品种数以千计。

摔面,是一种胶东半岛的一种特色面食,制作过程和拉面相似,又有差别。制作摔面的面团,看起来很柔软,摊主大哥每次从里面揪出一小块进行加工制作。经营一个摔面摊,关键要有一个体格健壮的摔面师傅。

摔面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体力活。制作摔面时,大哥两手分别捏面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面案子上,啪啪作响,边摔,边拉,每一块面团都要摔上十几下、二十几下。

摔面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摔代替了揉。摔完之后,大哥再回到另一个面案,将摔好的面沾上干面粉,不断拉抻、折合,面团由粗变细,拉成了面条。

最好,大哥两手提着拉抻好的摔面,来到摊位上的大锅前,最后再拉一下,掐掉面头,将面条下到锅里。摊位上的摔面,小碗的5元,大碗的7元,摊主大哥摔一次,煮好后一般可以装3份5元的,或者2份7元的。一般人的饭量,吃一碗5元的就饱了。

摔面摊位一般都是家庭经营,男人干体力活,女掌柜的负责捞面、加卤、收钱、洗刷等其他工作。煮好的面捞出来,要先到凉水里面过一下,再装碗。

摔面好吃,卤汤很关键。摊位上一个大锅里炖着大棒骨,用大棒骨汤制作成卤汤。装到碗里的面条,每一碗加一点肉丁、葱丝和香菜,加上卤汤,就可以上桌了。另外,摊位上还免费给食客提供炸酱。

虽然是炎热的夏季,赶大集吃摔面的人却络绎不绝。询问大哥一个大集能卖出多少碗,大哥说:真还没有数,一般一个大集,得用掉一两袋面粉。花5元钱,吃上一碗光滑劲道的面条,绝对是最接地气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