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和三年前買房到底有多大區別呢

這兩年房價的大漲,給很多人的感覺是原來自己居然那麼的貧窮,或者說有錢的人真的太多了。當房價三年前相對較低的時候,都猶豫不敢買,因為買下來要揹負很多負債,對未來發展不確定,最重要的是,2015年算得上是房地產低潮期,很多房子的確是有價無市。而很多剛需購房者也認為房價不可能上漲了,整個大環境普遍比較悲觀。所以,2015年前後,很多剛需要買房的人錯過了近幾年來買房的最佳時期。

現在買房和三年前買房到底有多大區別呢

在三四線城市,很多地區的房價至少由6000元漲到了9000元,甚至過萬。按照100平米來計算,至少上漲了30萬元,然而僅僅只漲三十萬元這麼簡單嗎?還有很多附加困難在裡面,首先是你想買100平方的房子很難買到,100平方要90萬,而120平方要108萬,18萬對於剛需族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住房貸款利率的上漲,三年前房貸基準利率普遍打9.5折,而現在利率要漲百分之二十,這下每年要多還很大一筆銀行利息。房價的上漲,首付款要提高,工資收入流水要提高。最後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而被銀行拒貸,就等於沒資格買房。想起任志強當年那句話,“如果你是剛需,就不要考慮房價的高低,未來房價一定會上漲的,儘快購買才是正確的選擇。”

現在買房和三年前買房到底有多大區別呢

現在買房和三年前比起來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為什麼房子在相對低價時沒人買,猛漲的時候大家搶著買呢?房子不僅僅具有居住價值,還具有金融價值,甚至學區房還具有教育價值,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現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相信房價會下跌,而三年前未必有這麼高的比例。金融領域就是順勢而為,一旦趨勢形成了,很難逆轉。就連當年的樂視網最高時市值都漲到1500億,如果圈那麼多錢用心去經營,可能結果會不一樣。畢竟房子相對於股票來說,可以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

現在買房和三年前買房到底有多大區別呢

房價的上漲造成一定的需求恐慌,加上這幾年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只能把錢都用在買房上,很多家庭都提前給幾歲的孩子買好了房子。這樣也造成了房價猛漲大家都搶著買的局面,也造成了現在買房的人和三年前有天壤之別。大家同意這個觀點嗎?歡迎留言區相互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