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劉冷絲

欄目絲說大學文化和精神

如果有人問你,中國排名第一的大學是哪一所?答案大多是北京大學或者清華大學。再問你,那排名第二的大學呢?很多人會摸著腦袋想半天,答案往往是“一時還想不起來”。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再一個問題是,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是誰?很多人會踴躍地回答: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繼續問你,那排名第四的大學呢?這回又要讓很多人抓狂,因為實在是不好說!

這就是說,中國排名第一的大學有北大或者清華,排名第三的大學有很多個;哪一所牛的大學都不願意說自己是老二或者老四,他們要麼衝著排名第一,要麼衝著第三。

綜上所述,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

這不是搞笑的段子,這是一種國人的真實心理寫照,也是中國獨特的大學文化。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清華大學5號樓

先說說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人怎麼認識中國最牛大學吧!

我國廣大農村有一個熱門的古老民俗,耍龍燈。現在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耍龍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喝彩,耍龍燈一般都是以一個自然村為單位自行組織,某一個村的龍燈隊在春節期間要走親訪友,到隔壁村和其他很遙遠的村去耍耍龍燈。祭祀儀式完成後,龍燈隊中一位善於說唱的民間藝人會用順口溜的方式祝福新春,在場的其他人大聲應和,這就是“喝彩”。這種“喝彩”有很多內容,其中一項內容必不可少,就是祝福到訪村的讀書高考,喝彩詞是“清華北大頭一名哦”,其他人都會很大聲音地應和,就像是他們這個村的孩子今年一定會高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復旦大學老校門

一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農村人都是把清華大學擺在北京大學的前面,當然,他們也是將兩所大學相提並論。清華大學在那個年代放在北京大學的前面,其中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清華的理工科生多,學生畢業後大多是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幹,工人和整個工人階級在當年可是地位不一般啊!

在那個時代,人們議論排名第三的大學,大多是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和南開都是百年老校,人們對這些高校的崇敬之情可謂情深意長,中科大最早開辦“少年班”,被人們稱之為“少年科技大”,這所理工類大學幾乎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天才大學”。可憐天下父母心,哪一個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中科大的名聲一路上漲,自然被排到了僅次於北大清華的地位。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浙江大學玉泉校區

進入新世紀,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成為大眾教育,國人素質普遍大幅提升,人們也終於理解了,原來北京大學也有很好的理科,是一所文理工農綜合性的大學,清華大學偏重於理工類。人們開始這樣來稱呼兩所中國大學的雙子星座——北大清華。

進入新世紀,素有敢為人先、敢於改革、求真務實的浙江人一直埋頭苦幹,勤奮地打理這片土地上一所百年名校浙江大學。在不具備北大清華復旦辦學資源優勢的情形之下,浙江人憑藉自己的雙手將浙大的地位一路提升。這就有了現在的浙大排名第三,至少可以和復旦這樣的名校平起平坐,甚至在很多學科上超越了北大和清華。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中科大郭沫若像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中科大少年班

與浙江大學等一批高校不同的是,國內部分高校也在走“下坡路”,很多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沒落”。比如大家談論最多的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等。尤其是2017年“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名單公佈之後,中國各大高校之間的較量高低更是眾說紛紜。

其實不然,辦大學有辦大學的規律,常言道“百年樹人”,建設大學也是這個道理,不能急功近利,最忌諱搞一陣風地大搞建設。大學建設需要慢慢發展,每所大學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我是愛南開的

國內和世界進行大學排名的機構很多,排行榜也是一大堆。可謂眾說紛紜,這些排名當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為社會各界準確認識各個大學的實力和特點提供了方便。不得不承認,各種排名有背後不同利益的驅動,也因此引起人們的懷疑。

但是,大學再怎麼排名,總歸要進入老百姓的心裡。“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也許就是人們茶餘飯後議論“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的意義所在吧!

中國大學排名只有第一和第三,沒有第二和第四!原因何在?

敬告本文如有錯漏,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