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劉冷絲

欄目絲說大學文化和精神

6月份和7月份是高考季和高校招生季,一批大學又改名成功了,這也是每一年我們都會看到的現象。

很多人把大學更名簡單歸列為“急功近利”,其實,問題沒有那麼簡單。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不妨看看當年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的高校更名熱潮,看看那些更名成功的大學,也可以從中找到大學更名與高校改革的一些借鑑。

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這就是北京科技大學

1988年,北京鋼鐵學院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這就是改革開放時期國內大學更名最早一批,也是最為成功的典範。

先看看當年大學更名的時代背景吧!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進入全面的社會轉型時期。這一社會發展背景對中國高等教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國內各大高校為應對社會變化,紛紛改革求新。首先從外在的形式上看,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了各大高校更名現象,一些學校將“學院”改為“大學”,還有一些學校將帶有行業特徵的名詞去掉。

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武漢鋼鐵學院更名而來

這次較大規模的高校更名現象的發生,與中國當時所處的社會歷史狀況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轉型、轉軌的問題。高等教育發展如何適應這種社會轉型、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成為教育改革的重心。原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上建立起來的教育模式面臨著打破、重建的現實問題。

北京鋼鐵學院更名之前有兩個大方案,一個是以“中國”冠名,比如說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航空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咱們就叫“中國鋼鐵大學”。但是,有人認為以一個鋼鐵這種產品命名還是欠妥。後來提議改為“科技”了,用“科技”代替“鋼鐵”,仍沿用“北京”二字,國內已經有一所“中國科技大學”了,所以就變成了“北京科技大學”了。英譯名採用了“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之所以把北京Beijing放後頭,說明該校不是北京所屬的學校,而是位於北京的一所大學。學校名稱中雖然沒有“中國”二字,但仍是全國性的大學。

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綿陽高專和工學院組合而成

更名之後的北京科技大學為學校專業設置提供了發展空間。鋼鐵材料屬於工科,工科裡包含一個材料專業,材料又分成金屬材料、有機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中又分鋼鐵和有色金屬兩部分。所以鋼鐵是材料學裡的八分之一,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在工科中所佔的比例更小。而“科學”與“技術”包括的範圍就廣了,科學和技術兩方面,科學又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技術則既包括冶金、材料,也包括機械、信息等等,而這些專業的設置在以前“鋼鐵學院”名稱下不便於兼容,改為科技大學之後,學校發展的空間可以拓寬了。

北京科技大學發展很快,很快也脫離冶金部,劃歸為教育部管理,學校的自主權與決策權在增大。學校在專業設置、招生計劃、接受生產部門與社會機構的委託及與其合作、處置基本建設投資與經費以及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在逐漸增大,學校的發展開始逐步地面向市場、面向整個社會,學校的發展由被動變主動。

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煤炭學院和理工學院組合而成

改為大學之後的北京科技大學不僅跟設有鋼鐵冶金專業的學校交流,也開始關注其他的專業,與德國的亞琛工業大學,加拿大的麥克麻斯特大學,還有日本的東京工業大學,神奈川大學、美國濱州大學建立了校級關係,選派了很多老師去國外學習,學校有很多教師都曾在國際知名大學留過學。

北京科技大學更名10年之後,1997年5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學校成為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試點高校。2014年,學校牽頭的,以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2011計劃”。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看來,大學更名確實是一本萬利的好事啊,但願要把大學辦到名副其實

敬告本文如有錯漏,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最早最成功更名的是哪所大學?如今發展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