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店老闆講述店鋪是如何扭虧爲盈的

最近兩天,和一些母嬰店老闆交流,聽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開店的案例,有成功經歷,也有失敗經歷,於是想趁著還沒忘,趕緊把這些成功或失敗的經歷記錄下來,取長補短,讓自己門店運營更好,也能夠避免重蹈覆轍,同時希望能夠多少幫助一些想做母嬰店的朋友。

今天想分享一位在鄉鎮開母嬰店的老闆的故事。

母嬰店老闆講述店鋪是如何扭虧為盈的

我們都叫他李哥,李哥本來在城裡上班,有了孩子以後,想自己創業,也能多陪陪孩子,後來看別人開母嬰店挺賺錢,於是回到老家的鄉鎮上也開了家母嬰用品店,地段不錯,面積也不小,每天進來的人也不算少,可是營業額始終上不去。他說,很多客戶都是來店裡逛一圈就出去了,或者是買一些奶瓶之類的小件產品就走了。

李哥一開始覺得是營業員不夠盡職盡責,接連換了好幾個人,可是不管怎麼換人,營業額還是上不去,後來,他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是產品結構沒做好。

原來他在城裡的時候,看到其他母嬰用品店裡都有防輻射衣服、保健品、媽媽護理用品、手足印、理髮器什麼的,於是他完全照搬了那裡的產品結構。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老家鄉鎮裡的消費根本比不上城裡,像什麼手足印、理髮器這些可用可不用的產品,鄉鎮裡的人覺得根本沒必要買,雖然看著店裡產品挺多的,但是沒有多少真正適合鄉鎮媽媽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是進來看一圈,什麼也不買就走掉了。

後來他趕緊調整了產品結構,把那些可有可無的產品全都撤了,換上了最實用的產品,比如服飾、日用品、鞋帽、奶粉、紙尿褲等等,而且價格上也比較便宜。

結果,1個月以後,店裡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來的人越來越多,2個月以後就開始盈利了,而且越做越紅火。

他說,其實他並沒有做太多其他工作,只是將一些非剛需的產品調換成了最適合鄉鎮賣的產品,很快就起死回生了,所以,做買賣一定要了解當地市場行情,知道大家喜歡買什麼,你才能賣的出去,如果向和尚賣梳子,賣的出去才怪。

我是母嬰店老闆,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疑惑,歡迎私信,謝絕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