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算和爱人生气时,请先看看这十六对夫妇吧


李钰、李爱萍夫妇是甘肃陇西县巩昌镇苟家门村农民,每天她们都要赶往离家10公里外的陇西文峰镇建筑工地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时夫妻两开心一笑,大大减轻劳动带来的劳累。

湖南常德武陵区南坪乡夫妻“杀猪匠”,62岁的谢师傅祖辈都是杀猪匠,从小时候开始就经常跟随父亲一起杀猪,算是谢家屠夫继承人,有“谢家一把刀”的美称。老谢的妻子不喜欢说多话,嫁鸡随鸡,嫁给杀猪匠也就干起了杀猪的行当,夫妻“杀猪匠”配合十分默契,当天,他们宰了五头年猪,还说不过瘾,以前他们最多的时候一天杀过十多头,现在农村很多人都在外打工,有的到城里买了房,农村养年猪的人也少了,“杀猪匠”也越来越少了。

陕西西安,38岁的叶存根夫妇,老家在秦岭深处商洛市山阳县农村,在西安打工八年,先后上过班开过面馆,只因小儿子出生后,无人照看,在面馆哭闹扰人,无奈摆了路边摊。图为虽然背着孩子,但是干活丝毫不马虎,一碗油泼面口碑极好。


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兴盛乡吴家拐村,103岁的吴从汉给105岁的妻子吴宋氏喂汤圆。村里的人都说二老积极乐观,为人友善,很热情,很关心人。“人会随着时间变老,爱情却会随爱情更加闪亮,恩爱便是父母能够长寿的秘诀。”老人们的儿女说,多年来,吴从汉和吴宋氏穿衣互相帮,出门手牵手,相互间的照料无微不至,亲朋送点吃的东西,一个觉得好吃就一定会给对方留一点。对于两位老人来说天天都是“情人节”。

吉林长春,64岁的杨世清和他55岁的老伴儿张玉华,每天17时准时出现在宽城打扫卫生。他们是夜扫环卫工,在这里已经干了三年,为儿攒钱买房。图为空间有限,足够老人生活租住。

不远千里来到异地他乡,田头撑个大棚就是一个家,吃睡在大棚,从事农田“出租工”新职业。这群来自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集寨乡的农民工,在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镇农田开发区以劳力“出租”进行田间服务,大棚生活的日子已有3个年头。“出租工”李贵学、李蒙蒙俩是对未婚夫妻,大棚生活得有滋有味。


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铁桥村。宋文圣、张秀平夫妇在卡车旁吃早餐,车子底部加装的箱子里装着煤气罐、锅碗瓢盆以及各种作料,是他俩一路上的移动厨房。

钱耐富和妻子邹兴聪2012年2月相伴来到黄沙南站项目部工地,开始了在广州的打工生活。听说他们是夫妻,工地特意为他们安排了夫妻房。在十平米的房间里,钱耐富自己安装了宽带、购置了冰箱。在工地上,夫妻二人从事的都是一些杂工,类似“你挑水来我耕地”相互配合协作的工作。图为小夫妻在工地里劳动,劳动时有你有我。

浙江台州黄岩高桥街道下浦郑村,有一对百岁夫妻——101岁的郑学础和102岁的张雅琴。自1928年结婚以来,两位老人已经携手走过了83个春秋。偶尔来串门的猫给老人家里增加不少乐趣。


江西赣州,竹签上并排插着红彤彤的山楂果,薄膜里裹着晶莹透明的糖衣,每串糖葫芦看起来都色泽鲜艳,分外诱人。当日11时30分,守候在赣县城关小学门口的钟亿华并没有过多留意这些,他只是想着手上的糖葫芦何时才能卖光。一早起来,夫妻俩就忙着穿糖葫芦。

北京798艺术区,也夫和海容天天一起在橱窗内。

行为艺术家也夫和海容天天在北京今年最大的一场雨中结束橱窗生存体验,图为海容天天张开双臂大呼"自由了"。

福州仓山区百岁老人陈振庆和96岁高龄的老伴金咏慧牵手走过75个春秋,却依然那样缠缠绵绵。 福州仓山区百岁老人陈振庆和96岁高龄的老伴金咏慧牵手走过75个春秋,却依然那样缠缠绵绵。

杭州,孙奶奶大声告诉吴爷爷一会儿要拍婚纱照,爷爷高兴地鼓起掌来,奶奶见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山东省茌平县温陈办事处吴家胡同村于向升照顾身患重病的妻子黄长喜,已有40余载,他们相濡以沫的夫妻情义,用真爱写就的感人故事,在当地被人们互相传颂。图为于向升在照顾病床上的黄长喜妻子。

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铁匠师傅厉风春因一时分不开手,这种开心、亲情的场面时常可见。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向林乡九良村3组的有名“袖珍夫妻”王宽金和妻子刘春梅高兴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