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造就一个人,生活中一定要远离的三种“拖累”你的圈子!

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圈子,就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言行举止也就全部由这个圈子来决定,如果不想让那些所谓的圈子拖累你,就请远离!

环境造就一个人,生活中一定要远离的三种“拖累”你的圈子!

中国早有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层次相同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但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涵义:一个人所处的圈子也会慢慢将他同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思维方式、看世界的角度和行为都会慢慢接近你周围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交友,如果处于这样几种环境里,个人的性格、眼界和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轻视你能力价值的圈子

社会心理学家早有发现:人们会不知不觉向社会给自己的定位靠拢,慢慢变成环境认为你应该成为的人。经常表达或表现出对你能力轻视的圈子,会让你渐渐变得一无是处。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特进行过一项实验,要求参与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对其中一部分人说他们是 “慈善的人”或“不慈善的人”,而另一部分什么也没说。

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查看他们的慈善捐献情况,发现被心理学家贴上“慈善”标签的人比什么也没说的人捐献了更多钱,而被称为“不慈善的人”捐赠明显变少。

环境造就一个人,生活中一定要远离的三种“拖累”你的圈子!

低俗愚蠢的圈子

这些人也许不能很快让你变得和他们一样低俗愚蠢,却会让你怀疑自己的想法,开始低就他们的层次,最后也对他们的观念深信不疑。著名的从众试验中,心理学家让6个伪装成参与者的助手和一个真参与者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做七道简单的题目,答案简单明了甚至不需要思考。最后一题的时候助手们会集体选择一个错误答案,看参与者会追随他们的错误选择,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结果居然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环境造就一个人,生活中一定要远离的三种“拖累”你的圈子!

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圈子

也许有些人不求上进只是因为能力如此,但如果你还想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就不应该经常和他们接触。在著名的鲶鱼效应中,不愿意运动的沙丁鱼会在长途运输中因为缺氧而闷死,只有加入一条凶猛活泼的鲶鱼才能促进它们的运动,让它们活下来。不求上进的圈子就像装满沙丁鱼的箱子,和他们在一起只能闷死,哪怕你是一条有活力的鲶鱼,也会被排挤躲避。正确的做法只有离开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