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買金豬麵包充當乳豬祭祖,到底是孝還是不孝?

來自【金羊網】的消息

清明將至,用於祭祀祖先的“金豬”逐漸進入熱銷期,價格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近幾年來,用麵包做成的“金豬”也逐漸走進市場,價格比乳豬製成品低廉不少。

然而,今年清明前夕,廣州市民李女士卻因購買了這種麵包豬,被自己的婆婆怒斥不孝。

兒媳買金豬麵包充當乳豬祭祖,到底是孝還是不孝?

看到這則消息,感覺這婆婆也太形式化了。對兒媳太苛刻!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作為中國的傳統,其實也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時間,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實質。這十幾年,隨著社會物質化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社會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很多人都生活得不容易。更有甚者,很多人連父母都直接放棄不管了,偶爾還可以看到子女不照顧父母的新聞,你一個老人,還這麼苛刻?理解一下孩子。孩子這麼節約應該說是個會過日子的孩子,她這樣做,肯定有自己的划算和想法,應該聽聽她們的想法,然後再說,而不是一味的指責,這反而到不好。

你可以看看周圍,老人活著時不管不問,到死了,大操大辦,搞得多麼風光。去世了,在清明節還有臉去上墳,你還是人嗎?原來發現:

1)老人活著時,照顧老人基本是沒收回的,而死了大操大辦,收禮呀,更划算。

2)老人去世了,買多少去祭祀,老人得吃了嗎?全祭進你自己和家人的肚子了。

像上面舉的這樣的牲口子女還少嗎?太多了,你們見到的可能比我見到的還要多得多。特別是農村,無窮無盡!!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