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崇效寺《青松紅杏圖》,說到張中行先生

由崇效寺《青松紅杏圖》,說到張中行先生

李茂林

由崇效寺《青松紅杏圖》,說到張中行先生

崇效寺

崇效寺始建於唐貞觀元年(627),昔為唐代劉濟舍宅所建,元代和明代都有大規模的修葺。明天順年間(1457—1464)重修,明嘉靖時(1522—1566)於寺中增建藏經閣。清初,崇效寺有大片棗樹,每至晚春,棗花盛開吸引諸多文人。清初詩人王士禎(王漁洋)稱崇效寺為棗花寺。

後來棗花寺又以丁香和牡丹出名,也吸引不少文人墨客。除了諸多的應時之花外,崇效寺還藏有一名畫——《青松紅杏圖》,據《燕都叢考》等史書記載,《青松紅杏圖》畫卷,為明末清初揚州人的智樸和尚所繪,智撲和尚俗姓張,乃明末年薊遼總督洪承疇的偏將,曾隨洪承疇督師迎戰清軍於關外的松山、杏山。洪承疇兵敗被俘,變節降清,而他偏不願隨洪承疇變節投降,遁入京東盤山寺出家為僧,取名智樸。他經歷了松山、杏山之役,親眼看到明軍將士慘死疆場,悲憤之餘,逐創作出了一幅影射松、杏二山戰役的《青松紅杏圖》。據《燕都叢考》一書記載,圖中“一老僧憑松而立,蒼枝蚪亙,紅杏夾之,一沙彌手執一芝立其下。”

此畫卷被清初王士禎看到親筆題寫了“青松紅杏圖”五個大字,又在卷下題寫了詩句。當時朱竹垞、王昊廬、查他山、陳香泉、孫松坪俱有題句。此後,凡文人墨客到崇效寺,都要瞻仰一下這幅珍貴的《青松紅杏圖》,並且在上面題詠。續題的人前後以千人計,其卷分為正副兩卷,粗如牛腰。題寫者中,歷代名人有紀曉嵐、洪亮吉、林則徐、李慈銘、王先謙、康有為、梁啟超、曾國藩直到魯迅。人稱“大觀”,堪稱京華之最!

20世紀40年代後期,張中行來參觀崇效寺,回去以後,細細地寫了一段文字,記載當時欣賞《青松紅杏圖》的情景,且看他在《崇效寺》一文中是怎麼記述的:

“記得是秋天,觀賞牡丹的人早已絕跡,寺裡很清靜,時間是上午,寺裡還準備了午齋。我這次去有目的,是看《青松紅杏圖》卷。寺裡招待的人很慷慨地拿出來,很粗的一個卷子,可見題詠之多。圖畫得平平。和尚畫青松,取其堅而不惑,意思明朗。兼畫紅杏,何所取義呢?也許是以形象表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嗎?總之,這是因怪而奇。展看題詠,由清初到清末,有名的文人墨客包容不少,當作歷史的遺蹟,說是可珍重也不無理由。”(見張中行《負暄瑣話》中華書局2012年1月版,頁212)

張中行先生說:“和尚畫青松,取其堅而不惑,意思明朗。”卻又說:“兼畫紅杏,何所取義呢?”於是他認為此畫是“因怪而奇”。張中行先生寫此文的時間是改革開放以後了,他記敘的是年青時訪崇效寺之事,難道六七十年間他仍然抱此疑問?作為北京文人,不知《青松紅杏圖》含義所在,實在有點OUT了。難道張中行先生真的不曉得畫中紅杏之意義?還是另有疑問與高見?吾不得而知。由此,我倒懷疑起張中行先生是新派人物了,因為傳統文人不至於斯,五四後中國的假洋鬼子不明就裡是毫不足怪的。至今《宣武區志》關於崇效寺記述中就根本沒有沒有言及《青松紅杏圖》,清代具有官方意味的《日下舊聞考》在紹介崇效寺時提到那裡“棗樹千株”,“萬緣碑”“俶詭”,也沒提到寺內藏有的《青松紅杏圖》。此《青松紅杏圖》抑或只是滿清以後,大漢傳統文人之情結吧。

又讀到張中行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滿井》——即袁宏道《滿井遊記》所言之北京安定門外之滿井。張中行先生說:“是個有砌石圍著的方形小池塘,即所謂‘井’,其中有水,即所謂‘滿’。” (見張中行《負暄瑣話》中華書局2012年1月版,頁233)老先生真有兩下子,本來北京人所說之“滿井”是指水溢而不噴湧之泉,是一專名詞,張中行先生卻要將“滿井”二字分別具體落實,能不貽笑方家乎?本人覺得張中行先生作為“洋派學者”,倒也擔得,視為傳統文人雅士,無乃貶低乎?貶低何在?在於責人“學於洋”而不得,老而“歸於土”也。

由崇效寺《青松紅杏圖》,說到張中行先生

張中行

由崇效寺《青松紅杏圖》,說到張中行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