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情的大學,算什麼大學」

如果現在去找那些仍沉浸在假期喜悅的準大學生們,問他們:“你在大學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估計早戀的會說:“小爺(老孃)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把她(他)帶回家了!”

沒早戀的則兩眼閃光,充滿期待又略顯羞澀地說:“想談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愛情。”

作為過來人,真的非常能理解。

雖然小學生早戀都早已見慣不怪,但依然還有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保持了18年的單身記錄,還不能排除將繼續保持四到七年的可能性,擱誰誰不瘮得慌?

更何況,就算是萬年不開花的鐵樹也會希望感受到有人疼愛,有人依靠的甜蜜吧。

那麼問題來了,大學期間談戀愛到底值不值,該不該?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進行了實打實的調查,結果明晃晃地分成了涇渭分明的三撥人。

01 該談

這群叫囂著大學該談戀愛的人裡面,80%都是單身狗。

頂著父母親戚有形的威逼利誘,面對著猝不及防的相親壓力,對於自己大學不努力找對象的行為,真的是異常懊惱和後悔。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覺得大學是最後一個談情而不太傷錢的地方,出了學校以後,談戀愛似乎一不小心就會顯得急促而目的性強。

那種不想未來,不計後果的愛情,很容易就被現實的壓力和洶湧向前的時間洪流踏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匆匆那年》、《同桌的你》…

雖然這些影片裡的早戀由於某種原因胎死腹中,但還是讓人對校園裡單純美好的愛情心馳神往,大學作為校園生活的最後一站,真的是再不瘋狂就老了。

他們的觀點是:

在大學,誰都應該擁有至少一次愛與被愛的機會,不單單是青春可貴,愛情萬歲,也是為了讓自己學會去關心別人,瞭解自己。

即使最後沒在一起,至少也留下了一段或美或傷的回憶,讓今後的自己能在茫茫人海里更快分辨出那個最合齒的螺絲釘。

02 談了也白談

“沒有愛情的大學,算什麼大學”

這是朋友轉發給我的一張圖,很有意思。

它統計了歷年來在自己碩/博士畢業論文的致謝中寫著“感謝男/女朋友XXX支持”字眼的那些論文。

對這些論文的作者進行了多種途徑的回訪後得出如下結論:

29%:分手

5%:結婚後離異

18%:結婚或保持情侶關係

41% :沒聯繫上或不願透露隱私

7%:“男/女朋友XXX”實則為明星或動漫裡的虛擬人物

在佔比52%的可用信息裡,有34%的人最後談崩了,其中還有5%的人是結婚後離異。

如果你還覺得天長地久的愛情觸手可得,那你是時候給自己來一盆現實的冷水了。

有人覺得說:“這裡面還有18%的情侶好著呢,憑什麼不相信愛情!?”

因為這是關於碩博士畢業論文的統計。

在我有限的認識裡,碩博士由於年齡和心理等的多方面成熟,對於愛情不再一昧地講究浪漫和甜蜜,會更加追求理性和講究時間成本,也就是說,愛得有結果的概率會大大提升。

所以,針對上圖中的結果,我表示:能夠落地開花的愛情真的沒那麼簡單。

其實最後不在一起了也沒什麼不可以,但偏偏有人為了愛情忽略了所有,盲目地改變自己,最後丟了愛情,沒了自己。

同學小A就是這樣,大一軍訓還沒結束就已經和一個男生看對了眼,吃了幾次飯,看了幾場電影以後兩人就組成了CP,這一組就組了四年。

四年裡小A就做了一件事,談戀愛,兩個人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一起浪費時間,要不玩,要不就是吵架玩。

大三時,她們一整個寢室都考研,但她總靜不下來,經常和男朋友約著一起玩玩樂樂,而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她錯過了秋招,沒考上研究生,在春招時慌慌張張地拿著自己空空如也的簡歷去參加寥寥無幾的招聘會,最後只得簽了一家沒多少人願意去的小公司。

她的室友都考上了好大學的研究生,而她的男朋友則因為英語好,被家人安排出國留學。

畢業沒多久他們就分手了,因為小A工作很忙,雖然不管加班到什麼時候,她都保證每晚和男朋友視頻,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兩個人的步調不再一致,她的男朋友還是離開了她,原因是:“我覺得自己沒有以前喜歡你了。”

小A說:“我怎麼也想不到,他會在我那麼難的時候放棄了我。

說大學不該談戀愛的人大多是受到過傷害或見證過傷害的人,愛情之於他們是前進路上的攔路虎,是矇住眼睛的白綾,讓他們在最該努力的時候踩著剎車,變得盲目而沉淪。

他們覺得大學四年是瞭解、豐富、提升自己的最好機會,有充分的自由、時間和精力去選擇要做什麼和不做什麼,不該讓愛情衝昏了頭腦,等時光流逝再追悔莫及。

03 都可以

我比較贊同第三群人的觀點:都可以。

愛情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的,談或不談,跟誰談,怎麼談都由我們自己決定。

那些天天期盼愛情的人說到底要麼沒有那麼那麼期待,要麼就是慫,不懂得該出手時就出手。

那些叫囂著愛情誤人的,大多都是意志不夠堅定,以愛情為藉口,在大學裡懶而喪,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有意義但比較累人的事。

愛情是被動的,我們是主動的,愛情可以成全我們也可以耽誤了我們,但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

愛情最好的樣子是我們相互陪伴卻不彼此干涉,相互支持鼓勵卻不互相干擾,是成為對方的希望和能量,而不是把對方變成風箏,牢牢地攥在手裡。

如果實在沒遇到合適的人,那就不強求,先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等Ta出現的時候就能在人海里一眼看見自己。就像李誕和黑尾醬。

愛情沒有好與不好,該與不該,是我們決定了愛情最後的模樣。

祝我們都能把愛情培養成為期待的模樣,成就最好的自己與T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