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光谷如何布局產業地產

中電光谷如何佈局產業地產

2017年備受產業地產行業矚目的2017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上中電光谷入選2017中國產業地產30強TOP8。中電光谷聯合控股有限公司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中可以衝到前十名。這家企業究竟擁有怎樣的實力,又緣何可以在眾多產城生態運營商中脫穎而出?

中電光谷簡介

中電光谷聯合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光谷,公司總部位於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公司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 ,堅持“產城融合,軍民融合,科技、文創融合”的園區經營思路。是國內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產業園開發運營商。

中電光谷自2005年開啟光谷軟件園開發運營以來,多年來深耕產業園區開發運營,聚焦空間規劃、產業規劃、產業運營服務,賦予產業創新動能。經過十餘年經驗積累,已形成了全生命週期開發運營體系,憑藉全生命週期開發運營理念,中電光谷已在全國20座城市,佈局26座主題產業園區,聚集企業3000餘家,其中五百強企業37家,國內知名企業(或機構)超過150家。

中電光谷如何佈局產業地產

公司業務方向

作為中國領先的智慧園區雲平臺,公司主要業務方向為:集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招商運營、產業投資、企業服務於一體,提供全生命週期、全價值鏈產業集群協同解決方案。

園區開發業務包括產業園區開發銷售、配套住宅開發銷售,以及園區自持物業租賃。

園區開發業務是中電光谷的核心業務,也是其主要營收來源,建設和管理服務務包括政府採購服務,PPP服務、EPC一體化設計建造服務、項目管理諮詢服務。

園區運營服務包括物業管理服務、區域供熱製冷服務、設施設備智能管理服務、孵化器與共享辦公服務、創投服務、不動產營銷代理、園區團體餐飲、酒店、人力資源及培訓、園區金融等服務。

產業投資包括與各主題園區產業相關的戰略投資業務。

中電光谷如何佈局產業地產

秉持“產城融合,軍民融合,科技、文創融合”的園區經營思路,中電光谷深刻洞察產業發展規律和城市發展進程,致力於打造產業與城市高度融合、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和城市生態,持續為客戶、為城市、為社會創造價值。

目前,中電光谷已在全國23座城市,佈局30個產業園區,服務企業及機構3000餘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7家,聚集產業精英30萬人。已形成軟件信息、金融、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集成電路、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豐富的產業集群,成為促進城市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開發運營模式

光谷聯合在歷經十餘年的園區開發,已沉澱了豐富的經驗,逐漸轉化為自身的發展模式。光谷聯合的開發運營模式可概括為“3-5-5-2-1-5模式”。

三大理念即以產業集群、產業運營、產城一體為主。

服務創新創業企業、轉型發展企業、業務擴張企業、配套服務企業、政府或政府平臺企業5類客戶。

涉及生活配套類、專業服務類、生產物流類、研發設計類、創業孵化類5大業務類型。

以營銷和招商作為兩隻伸向市場的手。

形成一條完整的開發運營鏈。

打造包括房產銷售、房產租賃、房產售後代理、全程代建服務、運營業務可持續收入在內的5條營收渠道。

中電光谷如何佈局產業地產

包括前期的項目選址及規劃,中期的建設招商、運營,以及後期的配套服務以及創新創業孵化等光谷聯合的開發運營模式,歷經多年發展已然成熟。前期的武漢軟件園等項目、後續地域擴張後延伸到華東地區的青島光谷國際海洋信息港主題產業園區以及在全國佈局的一些其他項目的成功案例,都印證了光谷模式的可複製性很高,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中電光谷在加快產業園擴張的同時,也在加速向“新產業綜合服務商”轉型,向輕資產運營的方向傾斜。具體來講,中電光谷未來可以將開發與建設業務分包給其他企業去做,將自身精力聚焦到產業園區的運營與服務業務方面,例如跟具有地產的公司合作,幫助其管理及運營,全力打造服務產業一體化鏈條,包括物業管理智能化、DHC節能技術、園區金融服務等並加大布局產業孵化平臺“OVU”創客星。

中電光谷如何佈局產業地產

前瞻產業研究院觀點:中電光谷歷經十餘年的發展,已逐漸擁有了契合其發展的模式。經過十多年的沉澱,企業已經慢慢在房地產大鱷雲集的產業地產板塊獲得了一席之地甚至排名衝進前十。擁有央企背景的“中國電子”入主後,加之以企業自身的不斷探索,中電光谷將在品牌、管理、以及資本資源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進一步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向著“築城(產城開發)興業(產業發展)合創未來(與中國電子強強聯手)”核心訴求翹首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