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父母對子女這樣的教育,就決定孩子的一生,太可怕了!

曾仕強:父母對子女這樣的教育,就決定孩子的一生,太可怕了!

曾仕強:父母對子女這樣的教育,就決定孩子的一生,太可怕了!

我們經常講傳教於身,父母從小對孩子怎麼樣的教育,將成就你孩子以後的一生,所以我們要如何教育子女呢?想必這是大家都關注的問題,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看。

現在很多家長熱衷於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並給與一些金錢的獎勵。尤其是一些有名氣的人公開在電視上說,自己的子女做多少家事便給多少錢。他們沾沾自喜,以為這是一種良好的激勵方式。

殊不知,《易經》家人卦明白指出:“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事應該怎樣分配、採取什麼方式,最好由母親來決定。大男人說三道四,倘若涉及這些事宜,恐怕難以正家。奉勸這些名人,賺一些分內錢,不必在這些地方表達意見,對社會減少一些負面影響,於公於私應該都有所利。

雖然,家不像家有時還可以用無奈來充當藉口,但是,父不父、子不子,那就是“家庭企業化”所造成的慘劇。父父子子,說的是一種責任。父親應該克盡父親的責任,子女也必須善盡子女的責任。

曾仕強:父母對子女這樣的教育,就決定孩子的一生,太可怕了!

家人在一起,並沒有什麼權利、義務可言。彼此的維繫,除了親情之外,就只有責任。有親情而不盡責任,容易造成“婦子嘻嘻”的下場——一家人彼此當朋友,嘻嘻哈哈的,治家不嚴謹,終吝。然而,只盡責任卻缺乏親情,則有“家人嗃嗃”的疑慮——治家太過嚴格,有悔有厲,但最終還是吉。

現代人還經常玩一種“父母爭相討好子女”的遊戲,有時甚至連祖父母都奮勇加入。把家庭當作遊樂園,子女長大了,請問老師要怎麼教導?索性也演一出“老師爭相討好學生”的連續劇,至於後果如何?就讓全體人群社會共同承擔吧!

每一對父母都有責任把自己的子女教好,使子女明白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的道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惜一般人聽到這種論點,大多視為神秘的因果報應,殊不知這才是科學的自然規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難道不是真的?家庭是子女最初接觸的生活環境,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既深且廣,倘若在子女面前,表現出不屑的神情,請問子女長大之後,會對因果律有什麼看法?

我們常說“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不要忘記家教對孩童的影響,會左右子女的一生。父母不應該把教育的責任全推給學校,就像教師很喜歡把教育的責任推給社會一樣,說什麼學校教育的成果,全被社會教育給摧殘了,這無非是卸責之辭。

從小讀《易經》,明易理,奠定學校教育的基礎,原本是父母的責任。可是現代父母卻以忙於維持家計、不懂得教育、信任學校為藉口,推得一乾二淨。

曾仕強:父母對子女這樣的教育,就決定孩子的一生,太可怕了!

學校教師又趕時髦,重知識而輕易理,結果呢?中華兒女的文化基因當中,有易理的這一部分,就會伺機自行發酵。為什麼社會教育的力量會如此強大?原因就在於“人人心中有一把尺”,在伺機發生作用。由於缺乏正確的指引,產生很多扭曲和錯亂,以致備受指責。

現代家庭固然有一定的難處,但是治家的根本,實際上就是一家人要同心協力。我們常說的“齊家”,齊的是什麼?是一家人的心。心都不能齊,怎麼算是一家人呢?

然而,心又要用什麼來齊呢?用宗教還是法律嗎?好像都有很多困難。思前想後,心只有以道德來齊,能共同遵循天道而合乎易理,自然可以長久齊心。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會變,唯有對道德的要求,應該是恆久不變的。

曾仕強:從小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對孩子一個最好的歸宿,將來就是成就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