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俄羅斯選美小姐在對好萊塢性騷擾醜聞擾發表看法時說:俄羅斯幾乎杜絕了性騷擾主要歸功於普京的英明領導。西方媒體對此很是“不以為然”,在他們的意識當中,俄羅斯爆出的性騷擾事件少,只不過是源於在偏男權的公共空間內,俄羅斯社會一直對性事持有保守態度。世人幾乎遺忘了曾引領西方世界“性解放”狂潮的“杯水主義”就誕生在俄羅斯這塊神奇的土地上。

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所謂“杯水主義”是產生於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初期的一種性道德理論。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滿足性慾的需要就像喝一杯水那樣簡單和平常。當時的青年工人、學生是傳播踐行此理論的主力軍。他們宣佈戀愛以及婚姻為“資產階級的偏見”,並從唯物主義角度把性關係還原於單純的生物學。嘲諷那些試圖從性愛中尋求生物學以外的某種東西的人都是頭腦糊塗的可憐人。

如此激進的運動為何會最早出現在俄羅斯的大地上,從“杯水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柯倫泰的人生軌跡中多少能窺出點端倪。柯倫泰出生於聖彼得堡一個貴族家庭中,曾在西歐各國求學,懂得11門語言,深受西方人權與自由主義的影響。像19世紀俄國的大部分知識分子那樣,柯倫泰最早也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但自由的侷限在於,它是有邊界的,當你的自由與他人的自由相碰撞的時候,個人意願的變革就很難被快速推進。

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布爾什維克所推行的革命方式就簡單有效得多,只要是自己手中有權,什麼社會改革都可以在一夜之間實現。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初激進理想主義的柯倫泰為什麼揀盡寒枝最終選擇了布爾什維克。而柯倫泰在俄羅斯社會活動中的影響力也讓正在發展壯大布爾什維克的列寧與她一拍即合,並讓她在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進入蘇聯最高領導層的女性第一人。

在柯倫泰擔任全俄社會福利人民委員及婦女工作部部長期間曾提出很多改善婦女生活和教育的建議,她倡導一種“新女性”的“新生活方式”,就是要擺脫一夫一妻制和家庭的束縛和奴役,自行決定何時生孩子。在科倫泰看來,“所有現代的女性教育都旨在讓愛情封閉她的生活。是時候教女人把愛僅僅作為一個展示真實自我的一個過程和方式,而非生活的基礎”。

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柯倫泰最著名的觀點(也就是杯水主義的來源):在兩性關係中,婦女應該和男人一樣為獲得精神和生理上的滿足,當她身上燃燒起激情時,她決不拒絕生活向她發出的燦爛的微笑,她決不虛偽地用女性道德的破爛外衣將自己包裹起來。她將緊緊擁抱她的所愛,在愛的杯盞中痛飲,無論它有多深,直到自己滿足。當愛的杯盞倒空後,她將毫無痛苦和遺憾地將它扔掉,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柯倫泰的這套言論幾乎就是她自己生活的寫照,她本人就是一位性伴侶眾多的“性解放”先驅。作為一個曾經的作家,無論是總結自己以往的實踐,還是建構一套理論去指導自己日後的實踐,在個人範疇內都無可厚非,但當她的理論作為一種官方指向對社會產生一種引導作用時,產生的混亂也就不可避免了。特別是後來與無政府主義鼓吹的消滅家庭和實行“把17-32歲的婦女國有化”相結合,給當年底層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女性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畢竟自己追求“性解放”和被人“性解放”了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即便是在同等階層,柯倫泰的激進主張也受到來自傳統階層的抵制,一個叫索羅金的社會學家曾抨擊柯倫泰的革命熱情不過是色情狂的一種滿足,希望她能成為弗洛伊德或其他心理學家分析的對象,並確信她會為他們提供一個罕見的案例。後來,連柯倫泰曾經堅定的同盟列寧也表示,所謂的“新性生活”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而是資產階級妓院的擴充。這同我們共產黨人所理解的戀愛自由,毫無共同之處。並認為在性生活方面,不僅應考慮到生理上的要求,還應考慮到文化的特徵以及由兩性關係而引起的社會責任。

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當然,柯倫泰在婦女委員會在任期間,也推動了某些社會文明的進程,除了讓婦女擁有更廣泛的權利,還讓她們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並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墮胎合法化開全世界先河,而且對女工免費。無論親生還是私生的孩子,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地位。婚姻不再受教會管轄,離婚程序被簡化,婚外性行為得到寬容,同性戀也不再是犯罪。

然而,由柯倫泰帶動的性解放浪潮持續的時間不長,就在斯大林上臺執政後戛然而止,他提出了相反的觀點:核心家庭——而不是性自由——才是社會主義的真正基礎。斯大林支持女性參加工作,但並不主張女性在性別方面和家庭中追求平等,斯大林還將墮胎定為非法,恢復對離婚的嚴格限制,宣佈同性戀是精神病,並在全國內鼓勵婦女生育。

打破“一夫一妻”傳統,俄羅斯性壓抑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

據說在柯倫泰超長的情人名單之外,還有一個她拒絕過的男人名單,其中包括列寧、布哈林、斯大林等大人物,的確在柯倫泰的政治生涯的一些危機時刻,總有大人物伸出援助之手,讓她免於牢獄之災。即便是在斯大林時期,在政治上失寵的柯倫泰也僅僅是被斯大林“發配”到歐洲各國去當大使。跟她有瓜葛的黨內男人都死於大清洗,唯有柯倫泰成為除了斯大林以外,碩果僅存的一個十月革命前的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和革命後第一屆政府的部長。一生追求男女平等的柯倫泰最終還是得益於自己“蘇維埃花瓶”的女性身份,在後人看來也是不無諷刺意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