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區葡萄生育期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廣東地區葡萄生育期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廣東省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氣溫 21.4~21.9 ℃ ,年均降雨量 1 623.6~1 899.8 mm ,夏季高溫高溼,適合病菌生存,葡萄黑痘病、灰黴病、炭疽病、霜黴病等病害發生嚴重。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自 2012 年起先後引進了戶太 8 號、夏黑等11 個葡萄品種,經過 5 年多的栽培,總結出廣東地區葡萄生育期常見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

1 發生症狀

1.1 病害

1.1.1 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面有水漬狀黃色病斑,後擴展至黃色或褐色多角形病斑。霜黴病病斑不過葉脈。病斑背面有白色黴層,後期黴層變為褐色。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自葉背侵入。全年均可侵染葡萄植株,夏季大雨後容易發病。

1.1.2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時葉面有白色粉狀物,葉背面的病斑處褪綠黃化。病情嚴重時,葉片枯落,嚴重影響光合作用。白粉病菌耐旱,大雨對菌絲生長髮育不利。廣東地區葡萄栽培模式以避雨栽培為主,溼度高,病菌無雨水沖刷,白粉病容易發生。夏、秋季是廣東地區葡萄白粉病的發病盛期。

1.1.3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穗和葉片。發病初期果穗上可見褐色圓形病斑,後擴大成褐色或玫瑰色水漬狀圓形病斑。後期果穗上可見粉紅色黏稠物,即分生孢子團。果穗受害嚴重時,在乾旱的天氣下會形成僵果,不脫落;在溼度大的條件下會腐爛,振盪易脫落。葉片受侵染,會形成褐色圓形或橢圓形同心輪紋狀病斑,後期葉片上會出現粉紅色分生孢子團。膨果期和轉色期是廣東地區葡萄炭疽病的發病盛期 。

1.1.4 灰黴病。主要危害花序和果穗。花序發病初期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後期變為暗褐色。空氣溼度大時,花序上可見灰色黴層。幼果受侵染時表面會出現灰色黴層,果粒易脫落。成熟期果穗易受侵染,果梗和果柄處可見水漬狀病斑,軟腐。灰黴病菌在高溼、有傷口的條件下極易傳播。開花結果期、成熟期是廣東地區葡萄灰黴病的發病盛期。

1.1.5 穗軸褐枯病。主要危害果穗。發病時果穗分枝穗軸處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果穗易從分枝處折斷,整個果穗乾枯壞死。發病後期病斑處會出現黑色黴層。雨水充沛和溼度大有於病菌傳播和侵染。開花前後是葡萄穗軸病的發病盛期。

1.1.6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發病初期在果梗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一般從基部開始發病,後擴展到整個果粒,使組織壞死,表現為白化、軟腐。後期在發病部位出現白色黴層。天氣乾燥時,病粒會形成僵果掛在果穗上;天氣潮溼時,病粒軟腐易脫落。膨果期和轉色期是廣東地區葡萄白腐病的發病盛期。

1.1.7 黑痘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穗。葉片發病初期在葉面上出現黑色或褐色微小斑點,周圍有黃色暈圈,病斑中央灰白色,後期中央灰白色處組織壞死穿孔。黑痘病可沿著葉脈發生,發病嚴重時,葉片會皺縮、扭曲。果穗發病時有黑色病斑,中央灰白色。病果生長受阻,著色期延遲。萌芽期和膨果期是廣東地區葡萄黑痘病的發病盛期。

1.2 蟲害

1.2.1 煙薊馬。主要為害幼果和葉片。幼果被害初期會出現黑色斑點,隨著果粒膨大,會顯現出黃色或褐色的木栓化瘡痂,嚴重時會導致裂果,使果穗失去商品價值。葉片受害時,被害部位出現黃褐色水漬狀斑點,葉片略卷。

1.2.2 紅蜘蛛。主要為害葉片。以成蟎或若蟎活動於葉片背面,吸取汁液。受害葉片缺綠有黃點,葉片向下反捲,影響光合作用。

1.2.3 粉蚧。主要為害葉片、枝條和果穗。以成蟲、若蟲吸附在莖、葉和果實表面,吸取其汁液,造成表面有許多白色粉狀物或小凹陷點,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和枝條生長。果實受害後表面有許多白色的粉狀物,喪失商品價值。

1.2.4 鳥害。主要為害果實。果實成熟時,容易遭到鳥類危害。鳥類啄食後引來蒼蠅、金龜子等蟲取食,造成果實腐爛。

2 防治措施

2.1 避雨栽培

廣東省地處亞熱帶,夏季高溫高溼,冬季溫暖溼潤,適合病菌生存,葡萄容易發生黑痘病、灰黴病、炭疽病、霜黴病等。避雨栽培可有效減輕葡萄病害發生情況 。佛山市農業 科學研究所引入廣西曾彥粵發明的果樹避雨棚籬架技術,棚架獨立式,“ V ”形架,樹形採用“ Y ”形整枝,阻擋了雨水對植株的沖刷,減輕了葡萄霜黴病、黑痘病等病害的發生。在廣東省, 10 月底拆卸頂膜,促進葡萄休眠和落葉。大雨對葡萄白粉病菌絲生長髮育不利,年底拆卸頂膜能夠減輕來年白粉病的發病程度。第 2 年枝條萌發前鋪蓋頂膜,能有效防止雨水沖刷。

2.2 萌芽期

點芽破眠後,花芽開始膨脹,待花芽膨脹到有一縷白絲狀的棉冒出時,用 45% 石硫合劑 300 倍液噴灑枝條和地面,減輕病蟲害的危害程度。

2.3 定梢期

萌芽到定梢,是葡萄枝條生長的重要時期。此期應注意防治黑痘病、霜黴病,可交替使用科博( 78% 波爾錳鋅)750 倍液、 80% 大生 800 倍液、 10% 世高 1 500 倍液、 25% 阿米西達 1 500 倍液、 70% 安泰生 750 倍液防治,以預防為主,每隔 10~15 d 噴 1 次。

2.4 開花坐果期

開花坐果期是葡萄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開花前後應著重防治灰黴病、穗軸病。花前 10 d 可噴 50% 撲海因 1000 倍液、 50% 腐黴利 800 倍液、 25% 阿米西達 1 500 倍液、 10% 世高 1 500 倍液、 60% 百泰 750 倍液防治,花前 1~2 d 再噴 1 次。開花前 1~2 d 或初花期還應注意薊馬的防治,可用艾綠士1 000 倍液、 10% 烯啶蟲胺水劑 2 000 倍液配合殺菌劑防治。

2.5 膨果期

4 月中旬至 5 月中下旬是廣東地區葡萄膨果期,此時多雨,應著重防治白腐病、炭疽病,在果粒黃豆粒大小時噴藥防治。白腐病可用 50% 白腐靈 500 倍液、 50% 福美雙 500 倍液防治;天氣乾燥時,可在遠離根系的地表噴灑 45% 石硫合劑 300 倍液,對白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炭疽病可用 10%世高 1 500 倍液、 50% 凱澤 1 250 倍液、 50% 咪鮮胺 1 500 倍液防治。白腐病和炭疽病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且均能通過傷口侵染。因此,選擇乾燥的晴天進行疏果和剪枝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白腐病和炭疽病的發生。

2.6 採收期

6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是廣東地區葡萄一次果採收期。廣東省夏季高溫高溼,應著重防治白粉病、霜黴病和鳥害。在葡萄轉色期和大雨後噴藥防治白粉病和霜黴病。白粉病可用 75% 百菌清 1 000 倍液、 10% 世高 1 500 倍液、 25% 乙嘧酚 800 倍液、 50% 凱澤 1 250 倍液、 翠澤 1 000 倍液防治,霜黴病可用 68% 金雷 800 倍液、 60% 百泰 750 倍液、銀法利750 倍液、 70% 安泰生 750 倍液防治。葡萄轉色後,儘早套袋防治病蟲,並注意防治鳥害。防鳥害可用驅鳥劑(黃山雙寶科技顆粒驅鳥劑) 900~1 800 粒 /hm 2,也可套袋或在葡萄園四周和棚頂上方圍防鳥網防治鳥害。

廣東地區葡萄生育期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