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這些年有很多公司在做農業相關的創業。一些公司做四五年了,發展得不是很順利。有一家農業公司,最早想做分期付款,給養殖業企業做貸款,結果血本無歸,後來轉型做種植業貸款,也遇到一些問題,現在又在做農業生產資料銷售。

農業創業的機會很多,盤子也足夠大。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消費升級,促使土地開始大規模種植,農業生產從業者集中起來,產生規模效應,生產相對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但是城市中的創業者們,很少真正瞭解農業,理解農民,親近土地。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農業生產的趨勢和痛點,才能避免掉進坑裡。

狹義的農業趨勢,實際上就是農產品的趨勢。我把農業分成兩期講,先講農產品的生產,之後講農民的消費,一個講農民怎麼賺錢,一個講農民怎麼花錢。

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01 市場,脫節的生產和銷售

農產品豐收的季節,經常面臨一個問題,賣瓜難,賣果難,賣什麼都難,為什麼?農業生產和需求是完全脫節的。農民說我也不知道什麼好賣,先種了再說。等到第二年,全國有兩千萬畝西瓜同時上市,結果價格暴跌。未來農民第一要解決的是生產和銷售脫節的問題。

解決方法是訂單式農業。公司找農戶提前下農產品的訂單,有一個保底的價格。到收割的時候,公司以不低於保底的價格收購農戶的農產品。未來所有農產品生產都會是這種訂單式農業。

比如新經濟100人報道過的聚土網,做的是便於儲藏、有一定經濟價值的作物,如榨菜,它提前將土地託管下來,提供肥料和技術,甚至金融服務,等到榨菜收穫的季節,再將這些榨菜回購。它跟四川和重慶的榨菜廠簽了一個收購協議,把榨菜賣給他們。

再比如說我們報道過的百果園,他們在海南收購水果,也是通過訂單式農業。農戶幫他們生產,制訂一個最低的價格,等到明年瓜果成熟的時候,百果園將瓜果全部收購,收購價根據市場行情有一定浮動,不低於最低價格,讓農戶安心生產。

百果園成立了一個上游供應鏈公司,把這種模式從中國推向了泰國、緬甸、越南。一方面解決了農戶銷售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流通企業和連鎖企業穩定的貨物源問題。同時對消費者來講,農產品可溯源,更放心。

到了銷售環節,農業產品一定要走品牌化的道路,不能走地域化道路。陽澄湖大閘蟹,山西的西瓜,新疆的棗,庫爾的香梨,都是地域的。而新奇士是品牌,不只是加州的橙子。

只有品牌才能強勢。如果沒有品牌,價格就會壓得很低,只能to B,大批量生產,供給上游或下游。企業走品牌化的道路,需要技術和資本作為支撐。

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02 金融,貸不到款與還不上錢

農民很難貸到款。銀行根據固定資產放款,無論種瓜果、水稻,養豬、養雞、養魚,算固定資產嗎?不算。它們都是活物,有死亡風險,所以很少有銀行願意給農業企業貸款。

對農業種植養殖企業來說,金融是他們最大的掣肘,影響他們規模化發展。農業利潤微薄,一畝地產出1500元才能賺兩三百元。企業沒有錢,貸不到款,想做一千畝一萬畝是不可能的。這是農業金融的缺失。

前幾年我曾經調研過,在湖北、四川有一些養殖大戶,回款週期至少是半年,前兩個月還有錢,但中間資金週轉不行,豬不能餓死,提前賣了不划算,銀行又不給錢,只能找地方高利貸。高利貸飲鴆止渴,豬價上漲還能償還,豬價暴跌後,自殺跳樓、背井離鄉的比比皆是。

所以,要等到土地流轉,大量種植、養殖形成規模以後,農業金融才會有更好的發展。金融最大的風險是壞賬或死賬,未來農業金融要形成一個閉環,直接把農產品回購,才能保證金融安全,但回購就要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

舉一個京東農業金融在四川的案例,它通過當地的枇杷加工廠提供擔保,給農戶提供貸款,到每年4、5月枇杷收割的季節,農戶將枇杷買賣給加工廠,加工廠將枇杷產品在京東商城銷售,京東金融通過銷售枇杷,把錢收回來,形成一個鏈條。這個鏈條很長,它有下游的渠道,然後往上游去延伸。跟百果園類似,反向向上遊種植基地提供終端銷售服務。它既能夠解決銷售終端的問題,也可以提供金融的生意。

農業金融最大的風險是誠信問題。如果要做農業金融,一定要找到當地的合作伙伴。中國農村是本土化的社會,這個農民可能是個打牌賭博的,負債一堆,你不瞭解農民的背景,給他們貸款就要付出很大代價。所以京東金融找當地加工廠做擔保,當地加工廠會想辦法調查農民背景,這是一般的金融創業團隊做不到的。

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03 技術,「望天收」與標準化

把技術放在了最後,因為當前農業規模還沒到一定程度,相對粗放,前兩個痛點更為重要。

農產品有很強的地域屬性,未來的競爭是全球供應鏈的競爭,要有全球視野。新經濟100人報道過的一家橙子自動售賣機公司叫天使之橙,它的供應鏈來自南非。

當年褚時健創立褚橙的時候,全球最大的品牌是美國加州的橙子新奇士。中國最好的橙賣8元,褚橙賣15元,但新奇士賣25元。為什麼呢?第一,它的規格非常統一,基本上10個橙子中有8個完全一致;第二,它的外表看起來很漂亮,很光滑,色香味俱全。

農業難的是標準化,「望天收」得到的是歪瓜裂棗,標準化只有通過技術來解決。所以如果沒有技術,僅僅是味道好,很難賣到25元一斤,如果果實統一,它就成為商品。褚橙對標美國的新奇士,就是當年褚時健創業的眼界。

一個規模化的企業,未來做品牌,首先一定要把技術標準化,做到生產流程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產品標準化。例如通過技術管理土壤、空氣、水源、微量元素,控制摘花、結果、剪枝的時間。可以預見,未來農業絕大部分都將由企業來經營,以技術為根基。

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中國農業新聞網粉絲突破50萬。

一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

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中國農業新聞網介紹: 中國農業新聞網是全國唯一一傢俱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 中國農業新聞網十分重視網站保護,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中國農業新聞網.com、中國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新聞網.com、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中國、農業新聞.com、農業新聞.cn等都屬於我們公司。對中國農業新聞網進行了很好地保護,使那些假冒中國農業新聞網的網站無地自容。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中國農業新聞網又理所當然擁有了中國農業新聞網騰訊公眾號,中國農業新聞網百度直達號,百家號以及各主要網站微博,以及百度、360、搜狗、必應、知乎等註冊用戶均屬於中國農業新聞網。頭條號中的“農業新聞”即是中國農業新聞網傾心打造的,便於搜索和關注的頭條號。

誰有思想,誰有發展思路,誰能讓企業騰飛,誰就會擁有未來。我們在農業互聯網行業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們擁有含金量十足的國家發明專利,國家科技創新立項,以及未來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思路。中國農業新聞網的成立(包括對所有域名的保護)足以證明我們的前瞻,中國農業新聞網不靠收取費用運營到今天就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2018是農業互聯網騰飛的一年,農業文化產業網絡媒體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正在行動~!

目前國家處於和諧共贏,共同發展的大時代。誰都知道依靠強權,單打獨鬥不可能擁有未來。希望有意合作、共謀發展的有識之士,拿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具體方案,共同把中國農業新聞網辦好,為我國農業發展出力,為我國農業互聯網發展出力。

說透農業創業的三大要素:市場,金融和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