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80年代的成昆鐵道線上,可以用怎一個“亂”字了得來描述!不僅有沿途的“五馬六盜”,更有整條線上的“汙七八糟”、“五花八門”,此篇簡要追述幾折過往的親歷。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本來買票上車是常識,上車補票是糾規矩,但上了車也整死不買票,那就要算是“耍賴皮”了。普遍的逃票現象大體上起始於“文革”初期“紅衛兵”搞“串聯”時興起的風潮,再傳承給“上山下鄉”的知青們,最後遺存至施行實名購票、憑身份證進站的改革之前。80年代成昆線上的逃票情況比較常見,一些是惡作劇式的逞能幹,一些是無可奈何的當“死皮”,再有一些是想方設法地要“吃國家”。稍有點良心的混票逃避方式是買兩頭、躲中間,心眼最狠的人則是全程一分都不掏。而列車上清理無票乘車者最有效的手段是:“車頭車尾對進,逐節車廂封門。”遇到這種“大掃蕩”般的查票行動,類似鑽座椅、裝睡著、擠廁所、化妝硬闖、扯把子矇混等常規的逃票應對措施基本無用,除非是爬車頂、掛車外,否則是插翅難逃。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查獲的逃票者一般都是趕到餐車廂集中,然後挨個清包包、湊零錢、當東西,實在補不起或堅持不補票的“逃票犯”,則在列車中途靠站時,一個個踢下火車。當然,頑固分子們是這節車廂踢下去,那節車廂又爬上來;這趟車次趕下去,又接著去混下一趟。這其中,峨邊、金口河、烏斯河、普雄、燕崗等站點,是經常踢逃票人下車的地方。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其實,混票逃票尚僅僅是佔國家鐵路的便宜,還算不得違法,只能算是亂了綱紀。真正的違法偷盜、搶劫是那些爬車丟貨,電視機都敢扔下路基的傢伙,把當年鐵道游擊隊打擊日本鬼子的鬥爭方式,拿來對付和破壞今天“人民鐵路”的犯罪分子。關於這個話題可說的太多,也太沉重、太敏感,只好就此打住。欣慰的是隨著扶貧攻堅,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成昆沿線民眾的法律、社會意識正在一步步提升和改變。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上篇說到,成昆鐵路線上的商貿意識並不缺乏,相反還算啟蒙得較早。所謂“要致富先修路”,成昆鐵路開通後就創造了“跑差價”的基礎條件,讓“投機倒把”營生有了通道。成昆線上最大的“倒爺”們是“煙販子”,最紅火的“嗨生意”也是從雲南私販香菸到四川。倒煙,也是一部長篇故事,此文不贅述了,只補充一個回憶:在鐵路沿線大肆販賣香菸的同時,從邊陲走私販毒至內地的罪惡行徑也在80年代的初期,在成昆鐵路線上隱蔽地萌發了,這才是鐵路線上最險惡的鬥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除了販毒與緝毒、走私與反走私,成昆線上的小生意就更是有些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聳人聽聞了。開始是一些“聰明人”從米易買捆甘蔗,或在德昌買一“軍挎”書包的豆腐乾,上車後就把甘蔗刮乾淨,砍成小節節,把豆腐乾切成小塊塊,再灑上鹽和海椒面,然後就可以在車廂裡向旅客兜售“羅漢甘蔗”、“麻辣豆乾”等“名優風味特產”了。這種小打小鬧的經營往往能“撿”回一半的車票錢,這種經商算還是正常的。再後來就有了一些十分可惡的!馬道(西昌南站)周邊曾有一幫小“二桿子”專賣軟管飲料和滷豬腳,但那些善良的旅客哪裡知道——軟管是從路邊垃圾桶裡撿來的,紅色的“飲料”則是扯牆上的標語紙浸泡自來水染成的顏色,那甜味加的是糖精。而“五香”滷豬腳看似光光生生、色澤誘人,旅客們卻不知道的是——那幫人打整豬腳除豬毛從來不用拔毛,而是用刮鬍刀給剃光生的,醬油著色的肉皮下全是毛樁樁。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真正在成昆線上“操得亮”、“舞得轉”的人,是那些與鐵路單位裹得緊的返城知青、廠礦青年。因為結識了鐵路上的“鐵哥們”,這些喜歡流竄社會的“操哥”們不僅身穿“鐵路的確良”,而且還隨身攜帶有“內三角”、“外三角”(綠皮車廂的專用鑰匙),有的甚至能找關係弄來鐵路職工和家屬的福利“免票”。這些人在成昆線上來回的混車、跑差價就太容易了。另外,當時的成昆鐵路上跑的都是“東風”系列機車,與燕崗、馬道、金江這些機務段混熟了的“社會朋友”,甚至可以找鐵路工人從維修的機車上放幾桶柴油,拿回家去燒煤油爐煮飯炒菜了。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行走在80年代的成昆鐵路線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