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微信頭像暱稱,最好的朋友發來:你是?

改了微信頭像暱稱,最好的朋友發來:你是?

01.

在朋友圈裡見到這樣一條說說:

“我家沒良心的二狗子問我是誰??我只不過頭像改的勤一些,懇求你們給改個備註啊....。”

配圖是與一個人的聊天記錄。

聊天記錄裡對的對話如下:

“崽兒,一起逛街啊。”

“逛....街?”

“嗯啊,好久沒一起出去了,你不想我啊”

“不好意思,我忘記改備註了,你是...?”

“........”

剛開始看到的時候竟有些想笑,想起自己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

微信裡有兩個叫小麗的人,兩個人認識的時間不同,一個關係較好的是大學實習時候認識的,另一個是工作後一起合租的室友。給兩個人的備註都是小麗,因為分開的原因,兩個人都是好久不聯繫了,突然,那天其中一個小麗就來了一句忙什麼呢?

看頭像真不敢確認是哪個小麗,去看朋友圈也是空空的沒有內容,就連地區也是寫的“澳大利亞”。

我就接著她的話聊下去,等她說道離婚的那個話題後,我就知道了是哪個小麗....

(機智如我.....)

毫不誇張啊,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多了,朋友圈僅三天可見也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層巨大屏障,原本看朋友圈就能知道你的近況,如今,你的朋友圈只剩下僅三天可見。

原來有一種友誼是:改了微信頭像和暱稱就成了陌生人。

改了微信頭像暱稱,最好的朋友發來:你是?

02.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兩個人曾經無論多密切的關係,只要不在一起,總會淡然於微信的好友列表裡,尤其是不愛發朋友圈的朋友,你甚至在某個時刻都已經忘記了他的存在。

隨著進入工作,曾經很多愛發朋友圈的人,也漸漸地隱匿於水中不再露出水面,看到一個關於朋友圈的調查:

問:你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發朋友圈了?

回:

“我從來都不發朋友圈,不管怎樣我都不喜歡把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暴露出來給別人看,一旦發上去我會心神不寧會想別人看到會怎麼想,會不會覺得我怎麼樣...”

“朋友圈大家應該都是想發的吧,畢竟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關注和讚揚,只是在你的朋友圈裡有些朋友你不願意分享給他,所以有了拘束,分組可見又覺得麻煩,所以就懶得發了”

“同事領導都在 發啥都要想半天,不夠累的”

“難過的時候怕別人說你矯情,開心的時候又怕別人說你炫耀”

“列表裡有可以訴說的人,為什麼還要發朋友圈??”

....

不發朋友圈顯得很神秘,因為現在瞭解一個人就是從朋友圈開始的啊,隨便刷一刷可能就已經將這個人的性格習慣一錘子定義了下來。

而面對曾經的好朋友,不好意思尷尬的去來一句不鹹不淡的問候,怕等待下去的只是雙方尷尬的不知道怎麼將聊天收尾....

你說先去吃飯了,你知道的,這個飯在你們的聊天列表裡沒有吃完的時候...

想想還是看看對方朋友圈吧,點個贊問候一下也好,既顯得關注對方又不顯尷尬,只是點那個曾經熟悉的不行的朋友圈,如今,已經成為了一條禮貌的橫槓:既不是拒絕訪問,又拒絕了你的訪問。

朋友的朋友圈不再更新,曾經最深的友誼也停在了那一刻。

改了微信頭像暱稱,最好的朋友發來:你是?

03.

微信裡有很多年紀較長一點的,他們的微信頭像要麼是自己的頭像,要麼是一個看似非常嚴肅的頭像,就連微信暱稱也是工作公司以及自己的職位之類的。

老王就是這樣一個,他是公司做設計的,三十出頭的年紀,據他說經常改頭像以前的老客戶會找不到的,用自己本人的自拍做頭像這樣客戶容易辨認。

他講到:

我已經很久沒向你們那樣暢快的在朋友圈裡抒發自己的情感了,朋友圈裡的內容要麼是工作,要麼是節日的問候,至於自己的一些個人感受,就很少在朋友圈裡出現過了。

一是不想讓人過多的瞭解自己生活和喜怒哀樂,二是發的矯情了被客戶看到了顯得的不穩重,如今的微信已經被工作霸佔了,也懶得再去重新申請一個個人微信了。

你知道的,你點開我的朋友圈就知道我是做什麼的,朋友圈什麼也沒有客戶還會對你產生不信任感,現在微信頭像也不改了,網名也不改了,就怕一旦改了,有些懶得改備註的客戶隨手就把我拉黑了,這一切也算是為了工作服務吧。

聽他說完,刷著自己的朋友圈,看著一條一條的朋友圈,每一條都是自己當時心情的表述,也發現有了很多僅自己可見的內容,不願意刪掉,又不想讓他人知道。

原來,越來越多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只是想為了給自己保留一些屬於自己的小秘密吧。

有一種不能改頭像、不能改網名、不能隨便發朋友圈,原因是怕客戶拉黑啊!

朋友圈裡不見得都是朋友,微信裡千百個好友,發個朋友圈都猶豫的要考慮到很多人,怪不得人們的朋友圈連大門都關住了,既屏蔽了不想看的人,也屏蔽了昔日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