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關注|國內EMBA與中外合作EMBA有什麼區別?

2014年,一紙“禁讀令”將國內64所高校紅紅火火的EMBA教育推向了懸崖邊;而2016年教育部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會的一紙《教育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

從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納入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由教育部統一劃線、各學校按需調整錄取”的公文,則是徹底將EMBA教育推進了深淵。

EMBA關注|國內EMBA與中外合作EMBA有什麼區別?

在前不久主題為“EMBA 2.0時代”的EMBA高端論壇上,國內數十家高校的EMBA教育中心主任共同研討EMBA教育未來發展之。多數與會代表共同的看法是今年除了北清還是自主命題招生計劃尚能完成之外,其他參加管理類聯考的國內EMBA高校能夠開班的不足十家,今年錄取人數在個位數的EMBA院校比比皆是;甚至有一所排名還不錯的985高校的學校領導層直接把今年的EMBA招生指標撥給MBA,直接不招EMBA了,這也讓該校EMBA中心主任坦然自黑“就等著自動下課了”。

EMBA關注|國內EMBA與中外合作EMBA有什麼區別?

然而相對於國內EMBA教育今年慘烈的招生現狀,前幾年不溫不火地中外合作辦學EMBA項目倒是憑藉著依然是國際通行的申請制入學模式迅速佔領了國內EMBA教育的空窗期。

國內EMBA和中外合作EMBA項目主要的區別在招考、學制、師資、文憑等方面,詳細為你解讀其中的差別。

報考資格

要求學生具有國民教育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具有8年以上工作經驗,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驗。

實行統考前,國內EMBA只能按照錄取總人數10%的比例錄取專科學歷的考生,而中外合作EMBA對於專科考生則沒有比例;

實行統考後,國內EMBA在報考條件上變得與中外合作EMBA相差無幾。

國內EMBA需要參加全國統一入學考試,考試成績達到學校錄取分數線後方可進入複試,綜合成績合格後正式錄取;中外合作EMBA實行國際通行的申請制入學,無需參加全國統考。

入學方式是國內EMBA今年相比以往最大的變化,正是入學方式的變化將絕大部分年齡偏大志在攻讀EMBA的企業家拒之門外;而中外合作EMBA恰恰是彌補了這片空白,這也是今年中外合作EMBA火爆的主要原因。

EMBA關注|國內EMBA與中外合作EMBA有什麼區別?

國內EMBA課程教師40%來自境外著名大學,全部擁有博士學位並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和諮詢經驗,60%來自國內知名教授及社會精英人士;而中外合作項目課程與國內EMBA共享師資力量,此外增加知名外教師資。

國內EMBA學制為兩年,在學習期限內完成培養計劃各環節且成績合格,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頒發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研究生畢業證及學位證;中外合作EMBA項目學制為一年半,完成課程學習,成績合格,可獲得海外碩士學位。

EMBA教育屬於專業碩士學位教育,但是國內專業型碩士依然是學術型碩士的培養模式,而國外的專業型碩士的通行的培養模式是注重課程教學質量,以案例分析,實踐為主。

綜合國內統考EMBA與中外合作EMBA項目的主要異同點的分析,相信能為仍在疑惑於各種EMBA項目報考的您提供些許瞭解和幫助。不管怎樣,存在即合理,不同的EMBA項目面向的,是不同的生源群體,讓大家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和需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學習項目,這也是各項EMBA開設的根本目的。而中外合作EMBA繼國內EMBA併入統考後,受關注度大大提高,這也標示著在未來的EMBA教育領域裡,與國際接軌的教育方式和更適應報考者自身報考條件的項目,必將更為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