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露露以前覺得,數據中心好像不過就是一座擺放了成千上萬臺設備的普通建築物。

彷彿只要擁有資金、人力等等,露露也可以輕輕鬆鬆造它幾座。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Facebook北極圈數據中心

然而實際是,每一個數據中心的複雜度都是遠遠地超出了露露的想象。

之所以覺得數據中心多如狗,只不過是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罷了。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一座數據中心,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信息技術。

在那裡,不僅僅是涉及到網絡、計算、存儲這幾個簡單的技術類別,還要考慮更多的包括動力、製冷、通風、建築、佈線、消防、監控等等十幾個技術門類。總共覆蓋到數十項先進技術。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全自然風冷卻,採用了大量的計算流體力學法

今時今日,許多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軟件定義,都是在數據中心裡大放異彩。

數據中心是這些先進技術的實踐土壤,只有到數據中心來走一遭,經數據中心考驗過的技術才是真正的技術,才能夠得到業界認可的技術。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關於數據中心,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是“數據中心是一整套複雜的設施。

它不僅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它與之配套的設備,還包含冗餘的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光是一個普通的機房就有這麼多監測裝置

露露悄悄告訴你,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還不夠全面!

幾乎沒有哪個定義能夠將數據中心概括清楚,因為數據中心實在是太複雜了。

要是光用幾個詞語或者幾句話就能概括清楚,露露也就不會在露透社上班了,嘿嘿~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當然,並不是一開始某一個數據中心就一定是十分複雜的,在最開始我們甚至可以將擁有幾臺PC的機房也可以叫做數據中心。

但一個數據中心規模和技術的發展太快太快了,它的複雜性是呈幾何性增長的,我們討論數據中心的複雜性都是基於當前現狀來討論的。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數據中心的規模提升速度非常快

以前的一個佔地幾千平米的大型數據中心,可是就現在而言頂多算得上是一箇中小型數據中心。

2018年的一個普通的數據中心,隨隨便便掏出10萬個服務器。假如只是放置這些服務器,就已經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建築空間(這還不包括網絡、製冷和通風等必不可少的系統)。

一個數據中心,它的規模一旦提升上來,所有的系統都需要適配。關於適配這個話題,你完全不能簡單地累加,你得把它看成呈幾何倍數增長才能理解得透徹。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露露給你打個比方——咱們的老王,他建了一座50層的阿爾法大廈和100層的貝塔大廈。請問:這兩座大廈的成本是什麼關係?

老王:這還用問?兩座大廈的成本不可能僅僅是靠增長兩倍就建立起一個公式了——50層的大廈,假設平均3000元一平米,如果是10萬平米就要花費3個億;100層的話,造價有可能是50層樓的10倍,假設平均3萬元一平,如果是30萬平方米,那就是90億!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老王:我的億有很多個

兩棟大廈前後竟然整整相差了87億。說回數據中心,同理可得!

數據中心擁有多種功能

要知道,一個數據中心,可不只是一些服務器的集合,而是要將這些服務器互聯互通起來,並且讓運行的應用軟件平穩運行。

這樣一來,人們就需要做大量的系統設計的工作。每個設備、每個系統中運行的每一條指令都有其特定的意義。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露露知道光是數一下以太網的RFC,足足八千多篇,怎麼可能有人能夠把所有網絡協議都搞懂呢?一個數據中心,卻要部署非常非常多的網絡協議,其複雜度當然是可想而知的。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當你登錄到任意一臺網絡設備,你都能看出至少上百行的網絡配置,多的甚至有上萬行。

這裡的每一條配置指令都是在為整個數據中心運行服務的,缺一不可,任何一個局部微小的操作都可能導致全局業務受損!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那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建設自動化運行的數據中心呢?一個重要的原因:靠人的經驗去管理數據中心已經不可能了,只能靠機器自動管理!

新技術誕生並飛速發展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

雲計算這一技術的誕生也不過十年之久,如今早已是遍地開花。大數據、人工智能,甚至是區塊鏈無一不是接肘而至。這些技術都寄希望於海量的數據之上——哪裡存在海量數據,哪裡就存在數據中心的影子。

順便提一句,像5G啊、移動互聯網啊、物聯網等等,它們哪個是能離開數據中心獨自苟活的? Nobody!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如此可見,數據中心真是一專多能,海納百川,無所不能……

這些新應用、新技術都在給數據中心提出新的挑戰,如果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想要滿足這些應用的需求,那它只能不斷地變化和調整,其系統的複雜性將愈發增大。

時代對數據中心的要求越來越高

現在,一個數據中心,它全年都不能中斷。就算只中斷一分鐘都會影響業務,因為很多互聯網業務是24小時都有人訪問。

記得有一次:阿里雲中斷一個小時,全網一片譁然,阿里雲也及時坦誠地進行了道歉。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7月6日早上,來自微博

但是,這種事情一次倒是可以原諒,一而再再而三是不可能的了,反覆多次的故障很容易導致大量用戶流失,最終只能關門大吉。

所以數據中心提供持續無中斷的能力看得比命都重要,如此必然要在數據中心的各個系統中做冗餘備份設計。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冗餘備份設計給數據中心帶來的就是增加複雜性,冗餘做的越多,複雜性越高,看似安全,實則危險重重。

過於複雜的系統運行起來不僅效率低,甚至在故障出現時,根本無法快速準確定位,所以要在冗餘和複雜性之間做取捨,選擇上做好平衡。

“先掙它一個億” “哦,夠建機房嗎?” “額……不太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