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釋放流動性,同時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房價不漲那什麼會漲?

糊塗畘悳


“住房不炒”不是僅僅喊話而已,這次由“防止房價過快上漲”轉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講,認為這一次不是喊話而已,而是紮紮實實的幹事情,並且2018年多次強調“住房不炒”言語。我相信未來的房價一定能夠遏制住,並且形成健康、長效的房地產體系。

從市場給予的流動性資金來看,2015年、2016年、2017年,每每釋放流動性,絕大部分的資金均是流入到了房地產行業。而在2018年以來,不管是降準還是定向降準,都是有意避開房地產行業,現在市場淨投放(含國庫現金)14605億元,更多的是不希望流入的房地產行業。年中重要的經濟會議也表述: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既然,“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那麼什麼會漲?我國發展現狀存在“東發達、西落後,南北發展不均衡”。所以,再次提到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等字眼,並且積極落實基建項目。既然基建存在需求,那麼基建的使用基料是存在漲價的可能。

還有什麼可能會上漲?我認為消費品可能是存在上漲。消費品由於通貨膨脹的因素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可能一兩年並沒有真實表現,但是時間一長也就凸顯出來。


炒股哥說


央行貨幣政策微調已經是板上釘釘了,2018年7月以來,央行向公開市場累計淨投放(含國庫現金)14605億元,而去年同期央行累計淨投放(含國庫現金)僅為3310億元。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在流動性環境的逐步紓解過程中不斷確認。

我們房地產市場是一個資金黑洞,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據東方資產報告,在2017年人民幣貸款餘額中,房地產貸款、地產開發貸款、房產開發貸款、個人購房貸款、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等房地產類貸款佔據了較大比重,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分別高達55.8%、56.3%和57.2%。地產之所以沉澱了大量資金,就在於樓價只漲不跌。吸引了各方資金參與其中。

年中最重要的經濟會議終於塵埃落定,關於房地產的表述是這樣的: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政策非常嚴厲,但是真的能有效遏制房價上漲嗎/話音剛落,有的地方房價還是出現一定幅度上漲,因為利益錯綜複雜。

因此市場很多資金還是會千方百計的流進房地產市場,房價上漲在嚴厲調控的地方可能會止步不前,但是在某些地方可能會任性上漲。

畢竟房價上漲意味著錢可以來。

按照高層意思釋放的流動性是進入實體經濟的,但實體經濟尤其是部分中小企業缺少可擔保品,融資難依然是一個難解的題,誰願意向沒有擔保的企業提供信貸指標呢/實體經濟要享受到貨幣寬鬆的甘霖難度頗大,尤其是中小微企業。

釋放流動性總會有一部分曲裡拐彎的進入地產市場,一部分進入平臺,基建投資規模可以放大,有效穩住鋼鐵、煤炭和有色價格。

至於股市,目前有點內外交困的樣子,缺少賺錢效應,雖然貨幣基金利率已經跌倒3.55%低位,但股市沒有得到資金成本下降的紅利。

如果股市能夠出現賺錢效應,資金成本下跌,股市是可以上漲的。但目前看來還是有難度,只能慢慢等,等到出現拐點。但資金成本降低,股市下跌空間會被封殺,這一點我們應該承認。


杜坤維


遏制房價是一個關係民生的大事,房價上漲過快是這些人我們大部分老百姓心中的痛,其實央行釋放流動性和遏制房價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這次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定調由遏制過快上漲變成了遏制上漲,應該是會相繼出臺一些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引導居民理性投資,讓房子迴歸住宅的本質。

如果房價不漲了,那麼什麼會漲,樓市的熱錢會流向哪裡呢?

就一句話可以解釋,資本永遠都是逐利的,當年投資者之所以會前赴後繼的把錢扔進樓市,看中不是住而是投資,這也是政策調控的根本原因,因為這樣的趨勢把房子這個商品慢慢演化成了一個投資品,這已經偏離了民生類商品的軌道。

那麼如果房價都不漲了,投資者的錢就要找其他的獲利途徑,我們平時接觸的獲利途徑有哪些呢,其實很少:1.樓市、2.股市、3.實體、4.儲蓄.

這下來問題就簡單了,房子不漲了,資金自然不會再向樓市投了,那麼下來的選項就是股市、實體經濟和儲蓄理財,這三項按照目前的形式會流向哪裡?2700點的大A股,大部分人對股市並沒有信心,那麼下來就只有兩條途徑了:實體經濟和儲蓄理財。

這兩者之間最希望看到的是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和貨幣政策一起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果資金流向了實體經濟,那麼接下來什麼會漲?毫無疑問居民收入會漲、生活水平會漲伴隨的物價也會漲。

當然也有一部分資金,一些低風險偏好的人群會把樓市的錢重新放進銀行存款、放進銀行理財、放進銀行的過渡產品類貨基,如果資金迴流比較大,那估計為了刺激消費就會出現下一輪降息了,抑制居民儲蓄率。

以上都是個人的想法,無專業理論依據,勿噴,謝!


不立而立


前所未有!中國最高決策層竟然明確表態:房價一分錢都不能漲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如此振聾發聵,石破天驚的聲音是誰發出的呢?

不是人微言輕的剛需購房者,而是中國最高決策層中央政治局發出的。

沒錯,你沒有看錯,中央政治局不是說“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而是說“遏制房價上漲”!

有沒有“過快”兩個字,有天壤之別。

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你房價還可以漲個幾毛錢,可是遏制房價上漲,你房價可是連一分錢,都不能漲

中國最高決策層,旗幟鮮明的說:房價不能漲!一分錢也不能漲!

現在已經不是穩定房價,放任溫和上漲了,而是你房價,連漲都不要奢望漲了。

剛看到這個消息,我真的被震驚到了。

第一時間揉揉眼睛,還以為新聞稿發錯了,但綜合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各個權威媒體,沒有錯,是中國最高層明確房價不能漲。

看新華社通稿的原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認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中央政治局會議,可是全中國最高決策層,討論的都是大事情,所以其公告每一個字都有深意。

因此政治局會議關於房地產的部分:可以看出高層對於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已經忍不可忍,措辭異常嚴厲,“下決心解決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些用語力透紙背,顯示出中國高層遏制房價的決心之堅決。

可是,面對十幾年高歌猛進的房價,很多老百姓,一定會有疑問:房價這種東西,還會降嗎?

面對這個問題,從歷史上看,我們要堅定信心,新中國在偉大的共產黨領導下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

新中國的歷史表明,沒有高層下決心解決不了的事情。

遠期的例子:

比如新中國剛成立,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資產階級炒房客異常囂張,哄抬房價暴漲肆無忌憚,當時14%的高額房產稅都無法壓制房價的暴漲。

高層震怒!你丫的,我還治不了你。

於是在1952年,中國國土建設部直接出臺了超出想象力的“徵收房產交易利得稅200%”的重磅核打擊

,瞬間打爆了爆炒房價的投機客,成功平抑了房價。

近期的例子:

在2015年,面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一潭死水,庫存高企,高層決定去房地產庫存。

於是,轟轟烈烈的棚改貨幣化開始了。

短短3年時間,當時看著幾乎無藥可治的小縣城的房產高庫存,眨眼睛灰飛煙滅,直接變成了庫存不足,可見高層執行力之強。

一錘定音!

現在中國最高決策層明確指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你丫的嚴重脫離人民收入水平的高房價,還能翻出什麼浪花來嗎?


軍輝論房


房價不是不能漲,是漲的太快太急,近十年的高房價已經捆綁了中國經濟,讓老百姓難以承受壓力並且也讓實體經濟逐漸陷入不景氣週期,很多人都不幹實業了基本跑去炒房了,這樣來錢快,房子升值也快,比實體辛苦經營幾年的利潤都要高多了。

加上現在人工成本的增加,年輕一代的思想在改變,企業也不好招人,如果漲工資成本花銷太大,如果不漲工資員工自身花銷太高對工作要求性就高,兩者難以平衡。用工荒就越來越嚴重,企業效益也提升不了,實體企業難以長久維繫,還不如都跑去炒房。

而高房價也讓經濟失去了創造力,百姓每天拼命賺錢,拼命的工作都不敢消費,除了還房貸就想著買房,長此以往下去問題會越來越多,所以房價的調控是勢在必行的事。


那麼房價不漲,也不能急跌,只要房價緩跌就不會導致樓市的資金出現大舉出逃的跡象,也能實現政策的穩調控,必然也不會影響到經濟出現危機。

而另一方面,目前的股市跌跌不休也讓場外資金不敢入市,所以房子的資金也不會流入股市,如果房價不漲了,資金只能去投入到實體企業,這是政策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是央行多次放水去解決企業危機的事情,來激活實體經濟,讓市場走向平穩。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買買買

眾所周知,央行釋放流動性,卻又不讓房價上漲,那麼這些流動性的錢到底將會流去哪裡呢?

股市?這些錢會跑步入場,進入已經低到塵埃裡的股市嗎?不會!因為股市一直都不是政策的寵兒。

樓市?難道進入樓市嗎?不不不!三令五申房住不炒,這些錢就是想要進入樓市,也不可能。

基建?必須的!這些錢將會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進入基建項目,一修路,二機場港口,三鄉村振興。

物價?當然了,錢多了,物價必然會上漲,通貨膨脹,一句話,以後的東西將會更加貴了哈!

物價上漲,必然就要買買買了!今天不買,明天又漲!


hi123


央行釋放流動性,同時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房價不漲那什麼會漲?

首先要說的是房價不漲的是那些人口流出而不是流入的城市,如果人口不斷流入的城市仍然會上漲,只不過不是以前的漲速而是緩慢上漲,因為有需求,能建房子的地越來越少,所以會漲。

再就是還有什麼會漲,還有物價會漲,教育資金會漲。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以及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再教育的投入也會增加,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會漲。當然,這是好事,也是值得的。但千萬不能高出大部人的承受能力,否則又是兩極分化。什麼都要掌握一個度。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戈壁雜話


20年前開始就說房價漲的太快,現在房價翻了20倍。1998年中國貨幣總量約10萬億,2018年將超過200萬億,20年貨幣發行超過20倍。不是你說就能阻止房價上漲,經濟市場規律在那裡,20年來行政干預價格,房價還是漲20倍。大家真要瞪大眼睛看著房價能跌到多少?能穩定多久?我們一方面看到土地拍賣的價格,一次比一次高,物價材料成本也漲,新開的樓盤有低的嗎?給我一個房價能下跌的理由?


合_光


關於嚴格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文件,全國先後出臺了上百個,其中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結果是房價越控制越漲價,以至一些城市出現了搖號搶房戰,真是千古奇聞!由此,我發現一鍾奇怪的現象,政府說嚴抓食品安全,其結果是食品更不安全了!政府說從嚴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及製售販賣假藥違法犯罪行為,其結果是假藥問題沒有解決好,最近又出現了震驚全國的假預苗事件!這到底是為什麼?值得全體國人深思!


漁夫傳說


那就走著瞧,20年前開始就說房價漲的太快,現在房價翻了20倍,就說能阻止房價上漲,那我真要瞪大眼睛看著房價能跌到多少,至少我沒看到土地拍賣的價格下來,一次比一次高,新開的樓盤有低的嗎?給我一個房價能下跌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