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干正事!

在以前,當我們對學校不瞭解的時候,我們會根據一所高校的校名,主觀的判斷它的辦學水平、專業特色等等,這種方法雖然粗糙,也不失為一種填志願的辦法。但是,隨著越來越多高校加入改名的行列,如果還用原來方法的話,你會被“眼花繚亂”的校名打敗 ,很多大學校名改得“高大上”,一查下來,其實才剛剛由專科升為本科,由“學院”改名為“大學”。

下面來看一個案列

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幹正事!

河南考生李平,2016年高考理科考了480分,超出當年二本線33分。在填報志願時,他查看了往年的錄取分數,分別填報了以下4所高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河北工程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為了順利錄取,他都填了服從專業調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4所大學全都失之交臂,連用來“保底”的學校——黑龍江科技大學,也都落了空。後來不得不參加徵集志願,被遠在貴州高校錄取了。

點評:

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幹正事!

問題就出在黑龍江科技大學上,該高校原名黑龍江科技學院,以前在河南招生時,一般超過二本分數線十多分,有時甚至會降分補錄。2016年,黑龍江科技學院由“學院”升級為“大學”,錄取分數線上漲了近20分,招生方面也贏得了“滿堂紅”。可以看到,學校“高大上”的校名在招生方面確實發揮不小作用,同時,廣大考生也要警惕高校的“新面孔”,避免出現李平這種情況。

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幹正事!

欽州學院2018年更名北部灣大學

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幹正事!

尤其有一點值得注意,很多“大學”是由幾所學院或是大專重新合併的,合併後原來的校址並沒有改變,辦學地點依舊分散在不同地方,表面上你上的是“大學”,但校區可能只是在市區一個狹小的空間裡。

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幹正事!

2018年更名為吉林外國語大學

當然了,並不是叫學院都不好,比如外交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等等,這些學院在某些專業上並不比”大學“差。

這些學院改名“大學”,招生滿堂紅,卻引來罵聲:不幹正事!

成都學院更名為成都大學

2018年,又有7所“學院”改名為“大學”,除了以上列舉的,還有下面幾所,僅供大家參考。

上海電力學院——上海電力大學;

廣州技術師範學院——廣州技術師範大學;

遵義醫學院——遵義醫科大學;

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輕工業大學;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你會被”高大上“的校名吸引去報考嗎?如果想獲取更多資訊,歡迎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