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心醫院心內三科首次開展急性心肌梗塞急診冠脈支架植入術後心臟康復治療

2018年6月23日,一名41歲男性患者因胸痛20小時入住泰安市中心醫院。根據病人症狀及相關檢查確診為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入院2小時後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併成功行冠脈支架植入術。術後病人出現心梗併發症,因病情嚴重,病人出現恐懼和焦慮症狀。

泰安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首次开展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

術後第五日,心內三科主任李金龍查房,建議對患者行心臟康復治療。在心內三科護士長高英俊帶領下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和疏導,心內三科副主任醫師徐忠指導責任護士幫助病人在床上進行肢體阻抗訓練,第二天幫助病人床邊坐位及站立訓練,第三天行床邊20米步行訓練。在醫生和護理人員幫助下,病人積極配合治療,自信心恢復,病情逐步好轉並轉入普通病房。

患者轉入普通病房後,徐忠帶領護士繼續為其進行康復治療,指導患者由病房步行轉到走廊訓練。2018年7月2日,在密切監護下患者行6分鐘步行實驗(6MWT),步行距離達380米。針對病人心臟功能及6MWT結果,為其制定了運動處方,患者當日下午即出院。

傳統觀念認為,得了心臟病就該靜養,特別是心肌梗死以後,運動一度被認為是禁忌。其實,支架手術僅完成了心肌梗死治療的一半,另一半則是長期的藥物治療和心臟康復治療。不同的心臟病患者,根據疾病類型、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和重點。心臟康復是指以整體醫學評估為基礎,通過五大處方即藥物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心理處方和戒菸的聯合干預,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復期、維持期已以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關愛與服務。研究表明,通過心臟康復治療,可以明顯減少心臟猝死率、再發病率和死亡率,幫助患者早日迴歸社會。

泰安市中心醫院高度重視開展心臟康復工作的重要意義,選派心內三科副主任醫師徐忠外出學習,回院後心內三科積極開展了急性心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術後康復工作,進一步提升了科室的診療水平,奠定了泰安市中心醫院在全市心血管診療領域的龍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