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是怎樣一門生意?行業巨頭美年健康到底有多賺錢?

體檢是怎樣一門生意?行業巨頭美年健康到底有多賺錢?

身處“假醫門”旋渦的美年健康(002044.SZ)最近成了熱點話題。

7月30日晚間,美年健康發佈澄清公告;同日,深交所也第一時間發出問詢函,次日晚間美年健康回複稱,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與此同時,廣州天河衛計局表示,美年大健康涉嫌違規出具體檢報告;針對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涉嫌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即違規開展放射診療服務的行為正立案處罰。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者要像做生意一樣去買股票。

其實,中國老百姓有經商的傳統,多數人有生意的頭腦。

證券營業部的大媽、大爺們,都知道開店的程序,懂得選址很重要,什麼價格進貨,什麼時候進貨,哪裡的貨源質量好,有無假貨等。在確定進貨交易時,大家還會再三掂量,討價還價,斤斤計較。

可是一旦聯繫到股票,問及手中的股票有什麼好,為什麼要買,十之八九的股民回答不上來。

如果大家能夠像做生意一樣思考和對待自己手中的股票,那可能就是炒股高手了。

01

A股“體檢唯一標的”——美年健康

說到體檢,腦海中浮現出去年公司組織過的一次體檢,當時的感受就是人多,排隊長。

《黃帝內經》上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這句話大致說了兩個要點,一是未病先防,另一個是已病防變。剛好體檢生意比較符合這兩點的特徵。

在醫療技術相對較高的今天,如果能夠提早發現,及早治療,很多疑難雜症都將得到有效的控制。

比如當今社會肆虐的癌症,早期治療和晚期治療,完全就是陰陽兩界的區別。

因此,有許多券商報告都在說體檢行業具有千億市場空間。我自己拍了一下腦袋,我國每年5億人參加體檢,單次的價格為200元,1千億市場,聽起來也還算靠譜。

當然,也會有人看法不同,覺得體檢現在並不是剛性需求,也沒有納入社保。

認為體檢還沒有迎來黃金髮展階段。

但聰明的從業者已經找到了撬動地球的支點——

他們從外企、國企、政府組織這些福利完善的機構開始突破。體檢被視作一種“員工福利”,一旦搞定了公司,其實就搞定了體檢生意的關鍵。

這類公司現階段貢獻給體檢中心的訂單數量超過了80%!

02

過去的體檢都是在醫院裡進行的,甚至直到今天,醫院體檢的份額仍然超過了90%。

那為什麼這兩年忽然就冒出來了一大批專業第三方體檢機構呢?

首先是專業度上,醫院的體檢通常是服務病人的,如果你說不出明顯的病狀,醫院通常不會太重視,另外,醫院的體檢項目也比較單一。

而專業體檢中心就不一樣了,他不靠下游治療賺錢,也不需要完成某些指標,所以會更加考慮人的健康管理,根據體檢的狀態做調理和預防建議,體檢項目也細緻而深入。

你見過一份20-30頁的體檢報告嗎?傳統醫院一定給不了這樣的服務。

03

美年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行業老大的?

體檢行業本來有4個前排玩家:美年健康、愛康國賓、慈銘體檢、瑞慈體檢。

體檢是怎樣一門生意?行業巨頭美年健康到底有多賺錢?

從2015年,美年健康突然發力,門店數不斷上漲,後來甚至把慈銘收購了,美年目前佔據了行業老大地位。

體檢是怎樣一門生意?行業巨頭美年健康到底有多賺錢?

2012年的時候,美年只有50家門店,到2017年底,總門店數量已經高達400多家,6年時間增長了8倍。

尤其是2017年,一年的時間就開了200家門店,是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愛康國賓總門店數的兩倍。

那美年健康究竟做了什麼呢?

首先我們在前文說過,體檢機構這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開店需要大量資金。換句話說,誰能快速融資,誰的擴張速度就越快!

美年能夠超越愛康國賓,後來者居上,背後同樣是A股和美股兩大資本市場融資能力的對決。

04

擴張這麼快,醫技人員是否能跟得上?

短短三年,美年大健康的門店數量增幅超過325%。2018年的門店擴張計劃更顯極速,其2017年年報披露的佈局目標為——2018年再新建200家,實現全年600家體檢中心、服務3000萬人次的戰略目標。

對於體檢行業來說,醫技人員等一線操作能否標準化,直接影響到體檢結果;其次,這麼多體檢中心,如果不購買統一的檢測儀器,而是多渠道購買比如購買醫院淘汰的二手設備,根本沒辦法做到檢測標準化。

除了2018年的目標,美年健康還提出2020年的目標是“1000家分院”,每家分院都實行統一管理及標準化服務。

2017年末,美年健康在職員工數量合計30826人,較2015年末的職工數量增幅120%。根據其2017年年報披露,“公司擁有30000多名院士、教授、主任醫師、健康顧問、醫療人員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在全國體檢分院中,每家分院都配有100多名醫護團隊,更有多名副主任以上醫師現場服務。”

粗略估計,如果按照每家體檢分院100名醫護團隊的配置,那麼600家分院、1000家分院將使美年健康的員工人數達到約6萬人、10萬人。那麼,醫技人員的缺口和管理無疑是很大的考驗。

05

頻頻收購,美年錢從何來?

美年健康分院數量極速擴張跟其頻繁收購密不可分,更依賴於雄厚的資金實力。

研究美年健康發展史不難發現,其借殼上市之後,有了資本市場這一高效的融資手段和知名度,其併購之路勢如破竹。

2015年8月,美年健康作價55.43億元借殼江蘇三友過戶完成,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天億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俞熔;同時,美年健康採用詢價方式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總金額為4億元。

進行完第一次融資後,美年健康快馬加鞭籌備第二次融資。2016年3月,美年健康發佈重組預案顯示,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天億資管等4名股東持有的慈銘體檢72.2%股權;並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1億元,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現金對價、標的公司醫療設備採購以及支付中介機構費用等。扣除發行費用後,兩次定增為美年健康帶來合計約8億元的募資淨額。

自此,美年健康從去年開始頻頻進行中小型的收購。2017年9月其公告稱以1.53億元收購及增資西昌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股權;2018年3月公告擬變更2015年借殼時定增募投項目“醫療服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募集資金1.02億元用於產業併購項目暨收購德陽美年大健康體檢醫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股權並使用自有資金1500萬元增資株洲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公司;同年3月,其又公告稱,下屬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收購亳州市匯暢健優醫療服務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股權並使用自有資金對部分公司增資,合計3.58億元。

在美年健康眾多收購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私有化要約收購愛康國賓,但因遭遇對方管理層及股東的強烈抵制最後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年健康數量眾多的收購中,其中有不少收購標的為實控人俞熔控制,即進行了眾多的關聯收購。比如,在美年健康2016年7月的一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以223.6萬元購買天億資管(俞熔控制企業)持有的上海好卓數據服務有限公司19.9%股權;2018年3月,美年健康公告稱擬以0元購買上海大象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俞熔控制的企業)持有的上海大象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象影像)51%股權,再按照《大象影像公司章程》完成510萬元的出資義務;而大象影像成立於2018年1月25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為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