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後再看李小龍遺作,致敬永遠的中國龍!

今天,李小龍逝世45週年。

提起李小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功夫巨星。

誇張的肌肉。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經典的造型。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還有忘不了的怪吼……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小龍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童星,他在3個月大的時候就客串電影《金門女》,10歲時在電影《細路祥》中出演男主角。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來自《金門女》)

李小龍生前共參演過36部影視作品,當然,最著名的要數“四部半”,即《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以及拍了一半的《死亡的遊戲》。

今天,小編就帶你聊聊這部《死亡的遊戲》。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李小龍:勇士的旅程

★★★★

推薦理由:解析李小龍最後半部電影

時 長:100min

這是部關於《死亡的遊戲》的紀錄片,上映於2000年,以紀念李小龍的六十歲冥壽。

前65分鐘是李小龍參加福克斯公司面試、日常訓練、對親人朋友的採訪等相關資料。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而後25分鐘,則是李小龍最後一部作品已經拍攝完成的片段。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可能很多人都看過所謂的“李小龍遺作”,也就是1978年上映的電影《死亡遊戲》。

但其實,這部《死亡遊戲》的“遺作”地位,並不被廣泛認可。

甚至就連李小龍的遺孀琳達也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過《死亡遊戲》是“一出荒誕的笑話”。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紙板做的李小龍臉部模型)

嚴格意義上,“李小龍遺作”是一部叫做《死亡的遊戲》的電影。今天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的就是《死亡的遊戲》的臺前幕後。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在李小龍原本的設想中,《死亡的遊戲》這部電影將是史上最宏大的動作電影,也是突破外界對他“一介武夫,毫無演技”偏見的最佳契機。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佛教典故“七級浮屠”。

電影中,李小龍的姐姐和弟弟被黑幫綁架,因此被逼前往一個藏著稀世珍寶的五層佛塔取出財寶。

而塔中匯聚了最頂尖的高手,李小龍只能選擇拼死而上。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早在1972年,李小龍就開始了電影的拍攝,他集編劇、導演、主演和武術指導於一身,同時介入佈景、機位和燈光。

他全面插手這部電影的所有流程,力求打造出最完美的作品。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在李小龍原本的手稿中,這座塔的對面是一尊33米高的佛像,象徵著無畏和撫慰。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一同打塔的還有兩個同伴,三人之間的關係亦敵亦友,諷刺了傳統武術界各流派之間既相互依存,也彼此明爭暗鬥。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黑色條紋的黃色連體服首次出現,黃色代表黃種人,而流線型的緊身運動服則和已知的武術流派沒有任何關係,象徵了李小龍對流派的排斥。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五層佛塔則分別被命名為“鷹殿”、“豹殿”、“虎殿”、“龍殿”和“無名殿”,網羅世間高手。

“左腿攻擊之王”黃仁值;螳螂派高手木村武之;“菲律賓棍王”伊諾山度;合氣道金帶宗師池漢載;還有身高2米18的NBA巨星“天勾”賈巴爾。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在電影中,李小龍一邊切磋,一邊闡釋自己的武學理念,所以他也把這部電影命名為多元化的個人哲學電影。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最有意思的是,賈巴爾的角色被設計為最終大boss。

其一是因為李小龍和身高2米18的賈巴爾在身體素質上差距明顯,更具視覺衝擊力。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其二,賈巴爾本身無流派,正如截拳道的核心“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他代表了武學最高深的一種境界。

而擊敗他,就能證明了自己已經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同時,賈巴爾黑色墨鏡下是一對血紅的瞳孔,這為賈巴爾身上隱隱貼上了魔鬼的色彩。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而電影中賈巴爾這一角色的設定是怕光,李小龍最終擊敗賈巴爾靠的是把紙窗戶捅破,藉助光來擊敗他。

這也代表了李小龍對搏擊中身體素質的重要性有很深的認識,因為按照常理來說,李小龍絕無取勝的可能性。

所以他為自己找了一個更合理的取勝方式。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最後藏寶匣中的那句話也別有意味,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等死的過程,恰恰體現了李小龍對生與死的哲學認知。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可惜的是,在李小龍逝世5年後,嘉禾公司將李小龍尚未拍完的《死亡的遊戲》改為《死亡遊戲》,重構發行。

由於沒有李小龍原本構想的手稿,嘉禾公司無法理解李小龍的創作意圖,將一個以武證道的哲學電影拍成了一部徹頭徹尾的口水片。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來自嘉禾版《死亡遊戲》)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懷念李小龍。

不僅是因為他的電影,更因為他的精神。

李小龍之前,中國人一度被美國人歧視為“像條四處彈跳的小辮子”,亞洲人也一貫以粗暴、愚蠢的形象出現在好萊塢銀幕上。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而在他之後,中國功夫走向世界、外國人對中國一貫的觀感逐漸改變、“東亞病夫”真正意義上從影視作品中被消滅。

半生修行,一世懷念,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謹以此篇獻給獨一無二的李小龍!

45年后再看李小龙遗作,致敬永远的中国龙!

文章來源丨流量君(ID:dotammm)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