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宣洛村裡的好書記

泰山網訊 查宣洛村,位於泰安市高新區良莊鎮,共有居民438戶,這幾年,村子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一切都要感謝村裡的支部書記董平德。

在泰安市高新區良莊鎮查宣洛村,有一件事遠近聞名,被許多村民熟知。村裡有一位老人,名叫和會首,他是地地道道的查宣洛村人。1990年,和會首夫妻二人的世界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家人——宋獻臣。宋獻臣是聊城人,逃荒要飯來到了查宣洛村,這一住就住了50年。1990年,宋獻臣身體出了問題,自己已經無法照顧自己,就在這個時候,和會首夫妻二人承擔起了照顧宋獻臣的任務。70多歲的和會首照顧起了70多歲的宋獻臣,幫他剃頭丶洗腳,給他做飯陪他聊天,這一照顧就是28年。不幸的是,去年,宋獻臣因病去世,可這段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親情成為了一段佳話。

是什麼讓和會首照顧一位陌生人28年呢?這還得從村裡的書記董平德說起。當年看到宋獻臣無人照顧,就是董平德找到了和會首,問他是否能擔起這個責任。這些年來,在董平德的支持下,村裡給了和會首3畝地,各種補助和低保更是沒落下。

今年57歲的董平德是高新區良莊鎮查宣洛村的支部書記,岱嶽區人大代表,1996年他就開始在村裡工作,而在書記這個崗位上,他已經幹了17個年頭。心繫百姓,是村裡人對這位書記的第一印象。當上書記以來,董平德首先想到的是村裡幾萬人的吃水問題。他親自帶人選地挖井,更是自己掏腰包在村裡安裝上了淨水器,現如今,村民們刷刷卡就能喝到乾淨實惠的自來水。

作為438戶居民的領頭人,董平德重視發展村裡的集體經濟,一閒下來,他就走到田間地頭,走到村落小巷,“收成怎麼樣?有什麼要求?”,是他最常說的幾句話。

除此之外,董平德最是重視村裡的扶貧工作,每一位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董平德都印象深刻,辦公室裡,隨處可見的都是村裡貧困戶的信息。

在董平德十幾年如一日的努力下,查宣洛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處處洋溢著社會主義幸福新農村的氣息。這就是董平德,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村民身邊貼心的好鄰居,查宣洛村的好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