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致命失誤,被曾國藩抓住軟肋而大敗,沒有這一項滿清必亡

太平天國運動興盛十餘年,遍佈大半個中國,轟轟烈烈,影響深遠。

但是,為什麼勃興一時的一場起義最後卻慘淡收場,迅速歸於失敗呢?歷史上如楊秀清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這些頗有才幹領導者為什麼沒能帶領太平軍取得勝利呢?

今天我們就聊聊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太平天國致命失誤,被曾國藩抓住軟肋而大敗,沒有這一項滿清必亡

論及太平天國失敗,首要原因就是其核心理念與中國當時國情不符。

太平天國最的理論核心是“拜上帝教”,而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其實是脫胎於基督教,在當時的中國社會,除了沿海等個別地區,絕大多數地方對於基督教十分陌生,甚至十分牴觸,這種情緒下以基督教為藍本創立的拜上帝教根本無法吸引大多數中國人的支持。

拜上帝會在廣東廣西落後地區有著一批忠實信徒,但是到了東南江浙以及安徽湖北這些相對比較開放發達的地區,則深信不疑信從者不多,太平天國後期叛變的將領軍隊大多是後來發展的信徒。

太平天國致命失誤,被曾國藩抓住軟肋而大敗,沒有這一項滿清必亡

其次,太平天國採取極端的文化和宗教政策,對於儒釋道三家都大肆打擊,這無疑為自己樹立了很多敵人。要知道,當時中國人尤其是讀書人心目中,儒釋道才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尤其是儒家思想,那是比自己性命還要寶貴的東西。

洪秀全因為自己科舉不中懷恨在心,因此掌權後將儒家思想列為毒害,將孔子牌位和廟宇砸爛,從而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而當時的讀書人恰恰是民族精英,太平天國這種極端文化宗教政策等於將大多數精英人才排斥在了自己集團之外,並且成為了自己的敵人。

太平軍剛剛興起的時候,還是有不少讀書人持觀望態度,畢竟滿清作為異族統治並不是完美的儒家模式,假如太平天國能像朱元璋那樣籠絡漢人精英以種族大義號召天下,則當時讀書人或許大多會投入太平軍懷抱。

然而,當他們看到太平天國對孔子對儒學的態度,失望並憤怒,於是以曾國藩為首的儒家衛道士組建民團鎮壓太平軍。曾國藩露布天下的檄文就強調說:雖然滿清是異族但是卻服膺儒家學說,太平軍雖是漢族但卻毀滅儒家思想,兩者比較,還是滿清對讀書人更好,所以號召天下讀書人對抗太平軍。

太平天國致命失誤,被曾國藩抓住軟肋而大敗,沒有這一項滿清必亡

最後,太平天國高層進入天京後迫不及待的享樂,大搞特權,玩物喪志,不思進取,還因為權力鬥爭內訌導致元氣大傷,人心渙散。

太平天國高層的低能和墮落是導致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假如沒有內耗,湘軍即便崛起以後也打不過太平軍,湖口之戰就是證明。現在的很多人神話曾國藩,神話湘軍,其實是典型的成王敗寇思想作怪,與其說是湘軍太強不如說是太平軍自己玩死了自己。

太平天國的高層領導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自掘墳墓,自甘墮落,自己人殺自己人,終於葬送江山,一敗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