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周歲文懷沙去世:「當代屈原」「國學大師」毀譽參半的一生

今天是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週年的紀念日,梁先生的一生是儒者實踐的一生,他無愧於“最後一位儒者”這個稱號。本想專門撰文紀念梁先生,看到“群學書院”發表的一篇專文(《梁漱溟逝世三十週年 : 人格上不輕易懷疑別人,見識上不過於相信自己》),大致也是自己想寫的部分,各位有興趣不妨找這篇文章一讀。

下午看到朋友發的“108週歲文懷沙去世”的消息,這個消息已經由文懷沙的親傳弟子,文懷沙工作室主任空林子確認。無論文懷沙承認與否(他自己在之前的採訪中已經否認了“國學大師”這個稱號),“當代屈原”“國學大師”等稱號都伴隨著他的後半生,而且在之後的多少年再提起他時依舊會使用這幾個標籤。

108週歲文懷沙去世:“當代屈原”“國學大師”譭譽參半的一生

文懷沙

108週歲的高齡也是人類壽命的奇蹟,緬懷這位老者。但是關於文懷沙,包括他的楚辭研究,他的“國學大師”稱號的出現,到他晚年的養生,依舊有討論的意義,也能讓我們看到民國時期出生的這樣一個個體,如何走上“國學大師”的神壇,又如何在媒體的旋風中被趕下神壇。


一、屈原,楚辭與學術研究

文懷沙最為他的追隨者稱道的是他的楚辭研究,他被稱為“楚辭大家”。推崇他的人說他直通楚辭的精神內核,是“當代屈原”;而專業學者卻無法從楚辭研究中看到他的名字。從他已經出版的關於楚辭的作品——《屈原離騷今繹》《屈原九歌今繹》《屈原九章今繹》《屈原招魂今繹》等在學界的評價都一般。

108週歲文懷沙去世:“當代屈原”“國學大師”譭譽參半的一生

文懷沙著的《屈原離騷今繹》

除了在媒體中宣傳的楚辭領域研究成績之外,公開資料還顯示文懷沙在紅學,書畫,金石等領域都有成就,是“文史大家”,但從可見的資料裡卻看不到他的研究成果。

文懷沙的弟子稱文懷沙的《魯迅舊詩新詮》是魯迅詩歌研究史上的開山之作,當代真正的魯迅研究大家錢理群先生評點過,“恕我孤陋寡聞,我在北大圖書館沒見過這本書。沒有看過所以也不好評價。不過按我幾十年對魯迅的閱讀和研究,前幾代魯迅研究專家中好像沒有這個人的名字吧? ”


二、年齡,入獄與國學大師

真正讓文懷沙從公眾平臺走下神臺的,是2009年年初作家李輝的一篇質疑文章。這篇文章是李輝調查了兩年時間寫成,名為《揭秘:文懷沙的真實年齡與“國學大師”的荒誕人生》。李輝在文中質疑了文懷沙的年齡,入獄經歷與國學大師身份。

文懷沙自稱出生於1910年,也就是他108週年過世的依據。李輝根據文懷沙在過往單位中留下的資料得出文懷沙的出生年在1921年。李輝對他“文革”中因“反革命”而鋃鐺入獄,包括由藏鋒詩“反江青”同樣提出質疑。而“國學大師”“文史大家”“楚辭泰斗”這些稱號,李輝一一提出了否定的依據。

隨後媒體“泥沙俱下”,“追捧國學大師”一夜之間就成為了“追打國學大師”。當時,文懷沙手書了兩百字在媒體上發表,但並沒有正面回應李輝的質疑,倒是承認,“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否認“國學大師”的稱號。

108週歲文懷沙去世:“當代屈原”“國學大師”譭譽參半的一生

郭沫若女兒郭庶英與文懷沙


三、養生、死亡與逝者緬懷

文懷沙晚年在央視《人物》欄目說過兩段關於養生的話,流傳得很廣,今天去世之後,不少人又拿出這兩段話來紀念他:

少要沉穩老要狂

少時不穩小流氓

老來不狂病殃殃

多吃肥肉多喝酒

多與異性交朋友

最少活過九十九

108週歲文懷沙去世:“當代屈原”“國學大師”譭譽參半的一生

從左到右:周強、文懷沙、文斯、空林子

無論是出生在1910年,還是1921年,文懷沙都是將近百歲高齡,或超過百歲高齡,晚年他自己也深諳一套養生之道,在被問及養生秘笈的時候,他說自己“用的是心療法。外面急風暴雨,我心裡一片祥和。”

養生之道只是延長生命,生命終歸要面對死亡,無人可以逃離。文懷沙在前些年的一次採訪中講過死亡的事情,“我每一天活得都很高興,如果明天去世了,我也沒有遺憾。死亡是一個不能夠迴避的事情,人來到世上,這個事情有來就有去,假如人真的永遠不死,我未免太辛苦了。”從這段話來看是出自一個通透人之口。

無論如何,文懷沙已經去世,予逝者以平等的緬懷。而“當代屈原”“國學大師”,以及一系列關於他的是非功過,歷史自會給一個公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