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日報|「三化治理」讓渠城靚起來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8月2日

【達州日報網】以題為

《“三化治理”讓渠城靚起來》

報道了渠縣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原文如下

如今,漫步渠城,不難發現,從城區到郊區,從主次幹道到背街小巷,從核心商圈到社區角落,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景象:乾淨衛生的路面、整潔有序的攤位擺放、清爽規範的廣告牌、清潔舒適的休閒公園……

“渠縣的變化太大了,越來越美了!”越來越多的市民,不由自主發出如此感嘆。

近年來,渠縣緊緊圍繞打造“四川一流生態濱江名城”目標,城市管理堅持以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常態化保潔維護環境衛生、規範化治理市容亂象和從源頭上著手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三化治理”方面狠下功夫,改善城市環境,優化城市秩序,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常態化保潔維護

“喂,何隊長,萬興廣場重客隆超市旁公廁下水管堵了,糞便滿廁流溢,市民無法入廁,廁所周圍臭氣熏天,附近路過的群眾捂鼻捨近求遠繞行過往……”7月19日中午12時許,室外溫度高達40餘度,該公廁管理員向隊長何長青電話報告。何長青接到報告後立即帶領專業人員對下水管道進行疏通,14時許,清理結束,確保了該公廁正常運行和廣場周邊環境乾淨整潔。何長青說,無論是天寒地凍,還是炎炎酷暑,在渠縣城區的每個角落裡都會看到城管人給“城市美容”的身影。

這是城市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通的一個場景。城市在變,生活在變,生活因城市而精彩。

位於渠縣城區的渠江三小大門外右側,長約1公里的路段,是環衛工人夏炳華的“責任田”。每天他總會準時出現,一路細心檢查,把路面上的塑料袋、瓜果皮、紙屑等各類垃圾清掃乾淨。

不只夏炳華、何長青,渠縣500餘名環衛工人,分佈在城區主次幹道、支街小巷、居民小區、單位庭院、城鄉接合部各個角落,每天,都在起早貪黑地清掃垃圾,清理衛生死角。

將全城分為四個片區,設立四個中隊,若干個小組。實行“定區域、定崗位、定人員、定責任、定獎懲”的“五定”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中隊、班組和責任人,併成立督察組,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城區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服務已全面市場化運作,白天,主要由環衛工人採取人工方式進行清掃;夜間,則出動灑水車、清掃車等專業作業車輛,巡迴進行機掃、沖洗。同時組成“環衛工——火鉗隊——城管隊員”三道防線,堅持髒了就掃、丟了就撿,確保地面殘留垃圾不超過5分鐘,做到全城、全域、全天候、全覆蓋,不留死角。

“只要是晴天,我們堅持對城區機械清掃和人行道的人工沖洗必須達到兩次以上,雨天做到清掃和沖洗不間斷,機械清掃率達90%以上,並做到垃圾每天必須清運。”渠縣城管執法局市容環衛所負責人介紹。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規範化治理亂象

4月23日,城管二中隊巡查發現渠江鎮三星村“幸福老年公寓”正在違法擴建房屋,於是現場對“幸福老年公寓”業主曾傳法律法規,講解違法建設的危害性,並依法對該違法建築進行了拆除,有效打擊了違法建設行為,遏制了違法建築的蔓延勢頭。這是渠縣治理城市管理亂象的一個縮影。

2017年以來,渠縣城管聯合住建、公安等部門開展“五亂”治理行動,採取“疏堵結合”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依法取締萬興廣場佔道經營的夜市、濱河路佔道經營茶攤……如今,越來越多的農貿市場經營點、水果攤位經營點等,經過合理規劃,規範投入使用,攤位經營秩序井然。

市容市貌常治常新,市民素質也隨之不斷提升,紛紛以主人翁姿態加入城市管理的隊伍中。周陽是遂寧市大英縣人,來渠縣工作十多年,他早已把渠縣當成自己的家。平時出門發現哪裡髒亂,他都會立刻用手機拍下來,反映給城管部門。他說:“渠城美麗靠大家,每個人都不能拖後腿。”

在市民王雷看來,“只要事關群眾利益,就不是小事,不能留下任何‘空檔’和‘死角’。”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源頭化防控汙染

暮色下的渠縣萬興廣場流光溢彩、燈火輝煌,忙乎了一天的市民陸續湧進廣場或散步,或跳舞,好不熱鬧……在廣場不遠處的仁和公園國際工地出入口,工程車進進出出,工人們用水管對即將駛上街道的車輛進行沖洗後,一旁的執法人員開始逐一併仔細檢查車輛輪胎、貨箱上是否殘存泥土……

7月25日晚11時許,城管巡查隊員發現兩輛滿載建築垃圾車輛未封閉運輸,遂立即跟蹤上去,在文峰山公園轉彎處,正準備傾倒車載的建築垃圾,執法人員立即強力制止,並將車輛駕駛員帶回辦公室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每當進入夏季,渣土運輸便迎來高峰,渣土違規運輸產生大量揚塵,是造成大氣汙染的重要源頭之一。“因此,高壓打擊渣土運輸違規行為,從源頭上防控汙染,一直是我們的工作重點。”據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今年6月,渠縣所有在建工地實行了圍欄作業,設置沖洗池、排汙溝,沉沙井,禁止一切車輛帶泥沙出入工地,從源頭上控制揚塵汙染;對揚塵區內接道口進行了全面硬化;對車輛的沿途拋灑滴漏,派專人專車不間斷巡查;環衛所對出現的拋灑滴漏立即現場清理,要求工地做到“六不準、六必須、六個百分百”。城區21個在建工地均已安裝了揚塵治理適時監測系統,24小時對建築工地的揚塵、溫度、溼度等進行監測和自動調節。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渠縣城管人一直在用實際行動作答,給城市留下了一個個蝶變的華麗瞬間,渠城的魅力指數和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靚麗的渠城新畫卷正向世人徐徐展開……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达州日报|“三化治理”让渠城靓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