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的悲劇:守不住卻又不能不守的南京城

抗戰的悲劇:守不住卻又不能不守的南京城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在上海與南京之間共設置了四道防線,大部分力量集中於淞滬第一線。1937年11月中旬上海淪陷後國軍全線退敗,日軍緊隨進犯,輕鬆突破第二、三道防線後,直逼南京。南京保衛戰遂倉促提上日程。

抗戰的悲劇:守不住卻又不能不守的南京城

會上有人提出:“日軍上海會戰後的優勢十分明顯,可以水陸交通同時進攻,南京背水不利於防守,且江面會被日海軍封鎖,陸上也可能在蕪湖方向被截斷退路,南京處於立體包圍之中,“守是守不住的”,並且淞滬新敗,部隊損失太大,“為貫徹持久抗戰方針,應避免在南京決戰”。

抗戰的悲劇:守不住卻又不能不守的南京城

這番言論得到徐永昌、何應欽,李宗仁將軍的同意。其實,當時的南京城北方無險可守,南方被水阻隔,尚有日軍戰艦封鎖炮轟,兵法上,南京已成死地坐困孤城,也就是絕境,守不了,也守不得。但危急於此,蔣介石還是決定堅守,一方面南京是都城,又是國父的墓葬所在地,另一方面也是怕輿論上不好交代。他在日記中寫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對國對民殊難為懷也。

抗戰的悲劇:守不住卻又不能不守的南京城

當時失意軍閥唐生智為了抓軍權,自告奮勇要守南京。於是蔣介石任命他為南京衛戍司令,給了他11萬軍隊。結果日軍剛兵臨城下,剛剛接觸,唐生智就命令放棄南京。而且只率領衛戍司令部由下關渡江向江北轉移,命令各部隊分散突圍,這樣軍隊就亂了。11萬軍隊基本陷在城裡,成為散兵遊勇,完全沒有了戰鬥力。被日軍俘虜,屠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