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2018年7月26日晚,紐約和上海這兩座位於世界之巔的金融之城。剛滿三歲的拼多多在紐約成功上市。股價開盤跳漲39.45%,衝到26.5美元,市值340億美元。一個新的神話誕生,僅僅只用了三年時間。締造3.44億人平臺會員的神話,平均每2.5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平多多平臺購買過產品。但是拼多多上市的當天就遭到假貨的質疑,被推向風頭浪尖。一個個的人們正在忙著“一元拼單購買櫻花小冰箱”,正在9.9元搶購包郵無人飛機,享受著100元買到的2個LV的滿足感,正在一邊詛咒產品的差勁一邊仍然在享受拼單成功的快感。做為一個營銷小白,且不去評論拼多多平臺假貨問題,交與國家工商部門去管理。在這裡向和各位分享的是,拼多多一個簡單的APP平臺,如何實現的3年上市,趕超電商行業巨頭之一的京東

。一部手機住家創業,半年實現週薪過萬,瞭解加723269288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2016年,1億人都在用拼多多;

2017年,你的同齡人拋棄了你;

2018年,3億人都在用拼多多;

拼多多簡要介紹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其中,通過溝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1

社交電商解讀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1 社交化電子商務是基於人際關係網絡,利用互聯網社交工具,從事商品或服務銷售的經營行為,是新型電子商務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2社交平臺產生的背景:隨著現在互聯網技術及微信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鏈接溝通已經非常容易。俗話說“物理類聚,人以群分”。微信平臺的運用,促進了“分享經濟”的產生,人和人之間出現了“群”的溝通,類似於原始部落的社群。

人們通過微信傳播工具,朋友群隨時分享每天的心得,分享自己的喜悅、成功並傾訴自己的痛苦。更多的是人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剛剛購買來心意的包包、漂亮的衣服。久而久之,朋友之間會詢問這麼好看的包包在哪裡買的,於是出現了“代購”。

3.社交化電子商務具備三個核心特徵:一、即具有導購的作用;二、是用戶之間或用戶與企業之間有互動與分享,即具有社交化元素;三、最為關鍵,具備"社交化傳播多級返利"的機制。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4目前比有名的社交電商平臺

社交電商去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如雲集,拼多多,釘釘,美柚,口袋購物,微賣,拼好貨等等。

2

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區別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社交平臺最核心就是“社交”二字了,企業、品牌以及個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無形的社交資產,在平臺上任何有亮點的話題和內容都有可能被大範圍傳播,在傳播的同時也有彼此之間的帶動和影響,這裡的“傳播”和“影響”的行為,就為社交平臺做電商做核心的競爭力。社交平臺以人為中心。可以隨時分享購買心得體會,甚至可以直播邊看變賣。

傳統電商在直接售賣的商品中,也加重了評論的版塊,就是藉由用戶的真實點評帶動有消費意向的用戶執行購買行為,但各位消費者中間沒有任何關係,導致商品評論必須充足、大量,且有足夠的說服力才可能帶動有消費意向的用戶下單,且這種行為不可能被擴散和傳播。傳統電商平臺以上坪為中心,人與人之間不能及時在線互動。

3

拼多多的經營之道

拼多多上市招誰惹誰了

拼多多獨創的社交電商模式讓其成為中國電商界的一匹黑馬,成立於2015年。彼時,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登陸美股,雙方共同佔據著電商市場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兩大巨頭的擠壓下,電商領域的創業公司生存舉步維艱,奢侈品電商、垂直電商、生鮮電商,無一例外均走向沉寂。

拼多多靠新型的電商模式迅速崛起:用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軟件發動親友一起拼團,能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的商品。這種營銷方式滿足了人的貪圖便宜的

(這個與貧富無關)。

她們買回來的產品,很多時候沒有用就丟掉了,這不是在省錢,而是在浪費。而且浪費得樂此不疲。這些人不是窮,而是得了一種叫“佔便宜”的病。

這與貧富沒有關係,因為你拼的既不是米,也不是鹽,拼的是虛榮和慾望,拼的是瞬間無法自抑的情緒,拼的是消費升級,拼的可是LV。

營銷小白拙見

任何事物的發展,只要抓住人性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就能取得成功!拼多多抓住了人性貪婪的弱點也符合了社交平臺“分享”經濟的大潮,所以促成了拼多多3年的奇蹟!

但是忠告不要做超越道德底線做事情,拼多多假貨問題也給自己惹來一身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