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框架

“老孔”框架

2014年9月在北京soho

之前,在豆瓣、簡書,都有寫東西,(當然更早,還有博客中國、space.msn.com、新浪博客),都有過不好的經歷,或者平臺編輯功能太差,或者沒有社交傳播功能,或者是與平臺的氣場不對。之後,也有百度百家、騰訊大家等平臺,甚至國外的medium,都放棄了.......這次到頭條號,有點忐忑,不知道是不是我最後一個文章發佈平臺。

感覺到,今日頭條是比較重視內容閉環的了:不僅僅是納入了“內容”,而且考量了流量以及流量變現。

所以重新思考一下,如果我每週來更新這個“老孔”頭條,我如何定位這個IP?

1,找了一個頭像

與KK的合影,當時我送他一套絲綢印刷的《論語》。

這個應該比較符合這個“老孔”頭條的意思。

我希望說的邏輯是123:

(1)我是技術樂觀主義者,相信未來;我是北大浙大讀理論物理的,相信理性邏輯,甚至相信應該有“社會物理學”以及“比特物理學”;

(2)我是堅定的儒家,不單單是因為姓孔,而是比較了佛道基督以後的選擇,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好;

(3)我是中科院計算所的,在曙光做過超算,相信計算的力量。

根據1-2-3,可以推理出,我現在上海做A輪投資,是目前最好的職業----因為能夠相信IT為核心的創業者、獨角獸是未來的“中流砥柱”。

2,這個IP,無非是內容和形式

2.1內容:分成3類

A類 技術/創業相關,主要談產業和投資機會。

B類 新儒家類,一直覺得新儒家,必須有三個技術,贇(文+武+貝),能文能武能賺錢,文方面,儒家思辨;武方面就是武術健身太極systema等,貝方面,就是投資;

C類 人物對話類,覺得實錄對話是很有意思的。

2.2,形式

必須圖文,是不是對應有人物照片為主,自己拍攝的圖片為主,而不是去copy網絡圖片?圖片,是可以把文章保持一定的時空感。

好吧,我試一試,今天是第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