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夏季預防的兩大措施

手足口病對每位媽媽來說都不陌生,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又沒去上幼兒園,先是流感一個星期沒去上學了,接著又因為傳染了手足口病,手上有皮疹,喉嚨長泡,不肯吃東西,整個人沒了平時的活潑好動,連最愛吃的雪糕也沒了興趣。朋友看著很是心疼和自責。

手足口病夏季預防的兩大措施

那麼,手足口病是由什麼引起的?初期症狀是什麼呢?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根據歷史數據顯示,5~7月為高發期。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是寶媽們最頭疼的時刻,一刻也不敢怠慢。手足口病是可以治癒的,但也有個人重症者因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導致死亡。手足口病不容小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3~5天。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個別病例可無皮疹。

典型皮疹表現為斑丘疹、丘疹、皰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較少,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

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時可見瘀點、瘀斑。

某些型別腸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致皮損嚴重,皮疹可表現為大皰樣改變,伴疼痛及癢感,且不限於手、足、口部位。

此期屬於手足口病普通型,絕大多數在此期痊癒。若在寶寶的手部、腳部或口部發現皰疹,提防感染了手足口病,觀察寶寶是否食慾減退、咽部疼痛。最好上醫院診斷,若確診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手足口病夏季預防的兩大措施

手足口病不可怕,重在預防。那麼夏季應如何預防此病發作?

一、日常預防不可忽視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飯前便後勤洗手,寶寶餐具應和大人分開,寶寶的奶瓶、碗筷羹勺、玩具以及貼身衣物應當定期進行清潔消毒。隔離患者,避免交叉感染,若在幼兒園感染了,考慮暫停上學,儘量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

二、接種疫苗

EV-A71型滅活疫苗可用於6月齡~5歲兒童預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間隔1個月,建議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手足口病夏季預防的兩大措施

​最後,想告訴寶媽們,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不一樣,如果只是嘴裡起了皰疹,不必過於擔心,遵醫囑用藥一週左右潰瘍會癒合。手足口病一般手、腳、口都會起皰疹,需引起重視,配合醫生治療,給寶寶提供一個舒適通風的環境,儘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場合。

點擊關注 #康德樂大藥房# 及時掌握更多疾病、藥品的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