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長效機制 打造「爲民城管」 營造平安、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为民城管” 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建立“路長制”,實行“門前新三包”,實施有獎舉報,激勵全民參與……8月1日上午,二七區召開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制定了一系列城市管理工作新舉措,要求全區上下按照“為民理念、思想重視、加大投入、理順體制、權責一致、智慧城管、嚴管重罰、全民參與”的總要求,全力打造“為民城管”品牌,奮力營造“平安、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为民城管” 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如何把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抓好落實、做出經驗、走在前頭?二七將要這麼做:

根據全市梳理出的文明城市創建9項治理工作,(即,治理交通秩序、城區環境衛生保潔、停車場建設、高速公路匝道口環境、公廁建設提升、垃圾處理、老舊居民區改造、集貿市場建設提升和城鄉接合部)在持續鞏固亮點項目、優勢項目的前提下,不斷提升,形成特色,發揮示範作用。

進一步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突出抓好“修好治差、管住治亂、掃淨治髒、追責治軟”,加快推進道路中小修工程,確保按時高質完成道路整修任務;嚴格落實道路管養標準提升;全面消除城市管理死角,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集中整治活動;加快道路兩側廣告整治,建設2條以上全市精品示範街;穩步推進架空電纜入地改造;採取經濟獎罰、記入信用記錄等措施,全面規範共享單車停放管理;抓好停車場建設管理,確保年內完成停車泊位建設任務;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建設,嚴查建築垃圾偷倒亂倒行為;全面加強日常監管督導,對各單位實行城市精細化管理週考核周排名機制。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为民城管” 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突出抓好交通出行的亂象、停車亂象、非法營運亂象的重點治理。對火車站地區、河醫周邊、二七廣場周邊、校園周邊等重點整治區域,大力開展對“七類車”的專項治理,堅決打掉各類交通違法亂象和頑疾;加大對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不規範停車場治理、渣土車治理、攔車散發廣告治理,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進一步強化共享單車、電動車專項治理。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为民城管” 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通過建立“路長制”,解決誰來發現、誰來管的問題。以“權隨事走、人隨事調、費隨事轉”原則,把日常管理責任具體壓實到路段、到人頭,確保工作任務落實到位。並按照城市管理重點區域每平方公里不少於30人、雙重區域每平方公里不少於20人、一般區域每平方公里不少於10人的標準,補齊城市管理協管員。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那麼,群眾該如何參與呢?

二七區借鑑外地經驗,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門前新三包”。即,包自我管理:通過自我管理、教育、約束,確保門前環境整潔、市容有序、設施完好;包義務履行:對責任區內違規行為履行勸導、舉報等社會義務;包互動參與:主動參與城市應急管理工作。

實施有獎舉報,激勵全民參與。藉助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多種途徑,廣泛發動群眾監督、調動群眾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加快構建全社會關心城管、參與城管的共建共享共治模式。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为民城管” 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加大對市民的教育引導力度,不斷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識、法制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養成垃圾分類、愛護環境、遵法守法的良好習慣,共同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實施嚴管重罰,通過嚴格約束、嚴格治理、嚴格處罰,使得違法違章當事人心疼、罰得陋習者不敢,從而確立文明規範。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为民城管” 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全區上下要以堅韌的毅力、昂揚的幹勁、過硬的作風,全力組織好、推進好、落實好各項工作,打造‘為民城管’,營造平安、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促進市民文明素質、社會文明程度和城市品質內涵不斷提升,為打造‘三個二七’、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新城區,提供有力支撐和良好環境。”區委書記陳紅民說。

中共二七區委宣傳部 鄭州晚報社

統籌:荊哲

通訊員 郭佳星

二七發布綜合整理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