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娜的畫,附《面朝大海》創作過程視頻,當代工筆大師

再看,韋娜女士的這幅山水畫條幅,是在表述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五言絕句《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不僅是位偉大的詩人,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因此,他的這一絕句就尤顯畫意盎然,勾畫出了初冬遊人沿荊溪穿行的宜人美景,似乎還能岓到潺潺的流水聲。我們再看韋娜女士的這幅山水畫,畫面小溪清澄瑩澈,水中嶙嶙“白石”宛自天成,路邊的楓林紅葉又給人以無盡遐想。透過楓林,可看到高山峭壁懸而走險,帶來了山澗景色幽深,風光無限,自然身臨其境,會使人有著“山中元無雨,空翠溼人衣”之感。可以說,韋娜女士的這一山水畫條幅詩情畫意洋溢,將王維《山中》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它給人以心靈上愉悅,特有的美學鑑賞和美好向上的心態。

這些年來,韋娜女士的山水畫創作愈來愈寬泛,並逐步往高精難度發展。如她的另一幅山水畫條幅,它所表現的是南宋詞人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全文是:“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徵鴻。天在闌干角,人寄醉醒中。千萬裡,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土,由於統治者釆取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遠大抱負也就無從施展。這首詞正是寫他報國無路、壯志難酬悲傷沉鬱的情思,故是一首憂國憂民的愛國詞作。對於這樣一首氣勢宏闊、胸襟高遠的詞作,如何通過繪畫語言,將其深層意蘊表現出來?怕是很多人都一時難以回答的。而韋娜女士卻憑其深厚的繪畫功力,創作出了層巒疊嶂、多姿多彩、溝壑縱橫、氣象萬千的山水畫作,技法之純熟,畫面之精美,使很多山水畫創作很難與其媲美。這樣,也就惟妙惟肖地把詞人立志報國的拳拳之心,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之情給表達出來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反過來說,“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要”,來自“江山如此多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蘇聯在斯大林格勒反擊戰前夕,曾在莫斯科有著一次俄羅斯壯麗河山的畫展,從而,大大激發了無數蘇聯紅軍將士保衛祖國的激情,贏得了反法西戰爭的偉大勝利。這與韋娜女士此畫創作初衷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我們再來品鑑韋娜女士的一幅橫幅山水長卷《遊子細雨歸》。這是借用唐張志和“漁歌子”詞意。其原文是:“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茭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詩人原本描寫山鄉春暖花開季節的秀麗風光,漁翁捕魚生活的幸福安逸。這裡畫家推而廣之,藉助她常駐首都北京,足涉大江南北,目及天涯海角,畫風視野的拓展,面對我們國富民強,蒸蒸日上的生活環境,即念茲在茲緬懷海外的中華兒女,不僅是海峽兩岸,四海遊子又何止萬千?此幅山水畫作也就生隆朴茂,風光宜人,流水如鏡,遊船待渡,正是“桃花流水鱖魚肥”,祖國母親更是希異天下《遊子細雨歸》。這又是一幅胸襟博大、視野廣闊、愛國情結濃郁,難得的山水畫佳作

綜觀韋娜女士的“三類”繪畫佳作精品甚廣,這裡限於篇幅,就不再贅述了。總之,韋娜女士的畫風是恬淡的,樸實的,而意蘊又是豐厚的,耐人尋味的。廣大的讀者都期望,韋娜女士能有更多的佳作精品問世以饗天下。像諸多國家領導人對她的接見,像本文開篇說到的,朋友們在洛陽華陽大酒店為她洗塵時熱情洋溢的祝賀等,就是其中最好的說明。

更多藝術精品、博物館請參看博雅藝術網,或關注微信號公眾號:博雅藝術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