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而這家人二世五帝

四世三公這個詞說的是袁紹所在的家族,連續四代都有人居於三公(東漢時三公為:司徒、司空、太尉)的高位。袁紹正是靠著這“四世三公”的家族光環,才逐漸形成自己的勢力,成為東漢末年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閥。

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而這家人二世五帝

袁氏一門因四世三公成為名門望族,地位顯赫。而唐朝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生的四個兒子中,其中三個都有著皇帝的名號,加上他們兩個可謂是二世五帝。周朝建立宗法制度,規定由嫡長子繼承天子之位,兄終弟及製成為一個極少使用的特列。所以,大多數時期,皇帝的孩子中,只有一個能繼承皇位。

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而這家人二世五帝

唐朝出現二世五帝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武則天。本來按照正常的情況,唐高宗李治傳位給自己其中的一個兒子,兒子再傳位給孫子,這樣父死子繼下去。而強權女人武則天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穩定的政治局面。高宗和武則天一共生了六個孩子,四男二女。長子李弘,次子章懷太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長女安定公主,早夭,次女太平公主。

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而這家人二世五帝

唐高宗李治駕崩後,太子李顯雖然繼承了皇位,但實際大權都掌握在太后武則天手裡。稍有不慎,李顯即被武則天廢除,另立四子李旦為帝。他們兩個第一次登基實際上都不算真正的皇帝,等到神龍政變後,中宗李顯復位,才實際掌權。而昏庸的李顯復位後,縱容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胡作非為,最後自己也被這母女毒死。他的侄子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合發動唐隆政變,剿滅韋氏一黨,擁立中宗的弟弟相王李旦為皇帝。

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而這家人二世五帝

至此這一家已經有四個人當過皇帝了,依次為:唐高宗李治、武周女皇武曌、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那還有一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李弘。李弘在生前並沒有當過皇帝,他死時身份還是太子,唐高宗李治對這個仁厚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沒想到李弘卻英年早逝。李治十分悲痛,下詔追封他為皇帝,諡號孝敬,名孝敬皇帝。李顯復位後又給他加了義宗的廟號,唐玄宗時停用義宗廟號,複稱為孝敬皇帝。

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而這家人二世五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