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日前,贵州省天柱县金凤广场,10多个民间文化艺术队展示技艺:侗族婚俗、舞龙、吹唢呐、弄花架、唱侗歌等,各路艺术大师云集,弘扬民族文化,展示非遗成果,数千群众饱了眼福。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侗歌演唱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侗族婚俗表演

据悉,2012年,天柱县14名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组成农民工侗歌队,吸引民间各种文化艺术人才加入,先后参加文艺活动100多场次, 2017年8月,应邀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文艺活动,现在册队员120多人。民间文化艺术团成立,挑起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唢呐合奏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大师云集

这一天,艳阳高照,天空湛蓝,位于天柱县城鉴江河畔的金凤广场上,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歌声阵阵迎新年,唢呐声声颂欢舞,来至该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各乡镇村文艺队,她们穿着清一色的民族服装,头戴着民族器物,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观者云集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观者云集

天柱县文化底蕴丰厚富有,艺术特色氛围特别,全县有文艺队300余个,每当逢年过节,抑或是婚丧娶嫁,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偏僻的乡下,一种浓厚的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氛围渲染绕围着快乐佳节,热闹每一个乡村角落,为了保存这种独有的民族习俗气息,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把现有的品牌向纵深处推进,更高一层地让外界了解天柱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社会组成团体,逢源而生。《山丹丹民间文化艺术团》前身为《吴梅花侗歌队》,创建于2012年4月,是一支由14名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组成的农民工文艺队,后来,在凤城街道新区社区党总支的引导下,队伍发展到80多人,《吴梅花侗歌队》更名为《天柱县凤城新区社区山丹丹文艺队》。几年来,山丹丹文艺队在县内外参加文艺活动、县委宣传部及县各单位指定参加活动等100多场次,获奖60多次。2017年8月,应邀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文艺活动,获得金奖和银奖,组委会授予了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奖牌,得到国际文艺专家,和文艺爱好者高度赞扬!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弄花架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农耕文化展示

《山丹丹民间文化艺术团》有队员120多人,现在仍在不断壮大,她已成为天柱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主力军!该艺术团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歌颂党的好政策,歌颂人民好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传递正能量为宗旨,唱好声音,跳精彩舞,传好民族文化之精华!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舞龙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文艺表演

《山丹丹民间文化艺术团》平均年龄40岁左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文化都有,队员有老年、中年、青年、儿童。文化艺术各显神通,有舞龙、舞狼牙镋、月牙镋、民族歌手、唢呐能手、铛铛鼓敲手、农耕模特、侗族花架、民间工匠等等。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山丹丹民间文化艺术团成立

活跃在侗乡的“乌兰牧骑”——天柱民间艺术团传承民族文化

荣誉证书

据领队吴梅花介绍,《山丹丹民间文化艺术团》目前在册会员平均年龄40多岁,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文化都有,队员有老年、中年、青年、儿童。文化艺术各显神通,有舞龙、舞狼牙镋、月牙镋、民族歌手、唢呐能手、铛铛鼓敲手、农耕模特、侗族花架、民间工匠等等,等等。各路艺术大师云集,人才济济,集全县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一炉,为传承、发展光大民族文化筑下了坚实的基础。

龙胜洲 吴国熙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杨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