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風桂韻!這些南寧「好聲音」你聽見了麼?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提高城市凝聚力和影響力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以來,南寧市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文化創作、文化產業和文化基礎提升明顯,南寧打造出一批具有桂風壯韻、反映南寧發展建設、傳播南寧聲音的文化文藝精品。廣西千年傳說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製作推出動畫電影《勇闖天空島》,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編了舞劇《媽勒訪天邊》《百鳥衣》及歌舞秀《風情東南亞》《美麗壯錦》《繡球飛》等一批優秀精品劇目,無不展現出南寧文化自信提升。

壮风桂韵!这些南宁“好声音”你听见了么?
壮风桂韵!这些南宁“好声音”你听见了么?

》》廣西動畫電影走出國門捧大獎

壮风桂韵!这些南宁“好声音”你听见了么?

《勇闖天空島》

大膽地“走岀去”,讓越來越多的南寧元素、南寧故事、南寧聲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瞭解和領略南寧和廣西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2017年5月13日—21日和2017年12月8日—20日,廣西千年傳說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榮斌帶領高管團隊兩次出訪澳大利亞。通過出訪,中澳雙方在動漫製作、影視劇攝製、動漫展覽、影視推廣、教育培訓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千年傳說成功的最大秘訣是不賺快錢“做文化”。“廣西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民族元素,希望能把本土文化與動漫產品結合在一起做傳遞正能量的產品。”榮斌說,日本動漫、歐美卡通在中國的熱播,孩子們熱衷追捧外來動漫產品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接受外來價值觀,這些讓他們感到非常焦慮。“我們必須做出自己的東西,我們得用實力證明中國動畫在這個時代應該擁有一席之地。”他說。

2017年5月19日,動畫電影《勇闖天空島》榮獲澳新國際電影藝術節“2016年度最佳動漫獎”、西澳國際電影藝術節“西澳第一部國際動漫電影獎”。電影藝術節組委會博納德·哈特主席在頒獎會上評價該影片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滿滿的正能量。《勇闖天空島》是廣西第一部原創動畫電影,實現了廣西動畫電影零的突破。這次獲獎也是廣西動畫電影首次亮相國際舞臺,實現了廣西又一個突破。

》》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吸引國外觀眾

壮风桂韵!这些南宁“好声音”你听见了么?

《百鳥衣》劇照

南寧的文化走出去,越走越廣闊。澳中國際影視文化傳媒公司與千年傳說聯合打造動畫連續劇《熊貓與袋鼠》。雙方共同打造國際合作平臺,致力於讓中國優秀民族文化走出去,特別是動漫影視作品走出去,使中國文化、中國模式、中國故事走進澳大利亞人民的內心。

2017年底,榮斌團隊又將視線轉移到了東盟國家。第一站首選的是與廣西有諸多文化共同點的泰國,赴曼谷與泰國中央電視臺取得了聯繫。在瞭解千年傳說公司的情況並觀看樣片後,泰國中央電視臺決定一次性購買千年傳說的兩部動畫連續劇,並安排在2018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播。

2018年6月1日上午,廣西動畫連續劇登陸泰國中央電視臺的聯合新聞發佈會在曼谷舉行,近20家泰國主流媒體的記者以及相關部門和高校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目前,千年傳說動漫作品走進東盟的拓展之旅已全面啟動,收到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家電視臺的邀請。榮斌表示,千年傳說的動漫產品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受到歡迎,主要是得益於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韻味。廣西少數民族文化與東盟國家的文化具有互通、融合、交匯的特點,因此,少數民族題材的動漫作品很容易就吸引了東盟國家的觀眾。

》》壯族舞劇在國際舞臺上自信閃耀

壮风桂韵!这些南宁“好声音”你听见了么?

《媽勒訪天邊》

大型壯族舞劇《媽勒訪天邊》自1999年至今共演出425場,曾獲得35項大獎。該劇不僅在國內多個省市演出,還亮相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等國際舞臺。大型舞劇《百鳥衣》曾在第九屆廣西戲劇展演中榮獲桂花劇目銀獎及5個單項獎、獲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度資助項目,曾在海南、廣東、江西、浙江、江蘇、湖北、山東等地上演。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紫君,幾乎參與了南寧近年所有的大型舞蹈劇目的編排。從演員、執行導演到董事長,他見證了南寧這些年文化的發展。

2012年,李紫君隨劇院到美國演出,外國人能看懂壯族元素濃郁的舞劇嗎?劇場裡的反應讓他的顧慮煙消雲散。外國觀眾隨著劇情發展,該安靜則安靜,該鼓掌則鼓掌,他們在終場時甚至歡呼起來。

在李紫君的理解和解讀中,《媽勒訪天邊》中有深刻的壯族文化基因,其中有民族舞蹈的原創元素,也有淳樸、勇敢、善良、堅韌不拔的壯族人的顯著精神個性在內,傳達了對光明的追尋。人類代代相傳,鍥而不捨去做一件事情的精神,所有這些故事和精神都帶著濃濃的壯族文化的烙印,這些就是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批又一批演員接過傳遞棒

壮风桂韵!这些南宁“好声音”你听见了么?

“多到少數民族基層地區鍛鍊和採風。”這是李紫君經常對院裡年輕人說的一句話,“在我們的舞蹈中,很多動作一看就知道是帶有民族屬性在裡面的,沒到過基層採風的人是編不出來的。”做民族特色的舞蹈精品節目,是李紫君和夥伴們一直堅持做的事情。

《媽勒訪天邊》之後,能不能再出一個民族文藝精品?《百鳥衣》於是應運而生。雖然都是廣西的民族舞蹈精品,但《百鳥衣》卻又有不同。《媽勒訪天邊》有歷史和民族的厚重感,《百鳥衣》則色彩斑斕,格調上更輕鬆,詮釋了生命的話題,頌揚了生命的過程是美好的。《美麗的壯錦》同樣是壯族題材。《風情東南亞》則將廣西的元素與東盟的文化風情融為一體,從廣場到室內,演繹了多姿多彩的地域風情文化。這些經典的節目讓很多觀眾至今記憶猶新。

參與《媽勒訪天邊》等劇目演出的演員以及編創人員大多是南寧本地人。這些人都有一種濃厚的家鄉情懷。他們生長在這片熱土上,骨子血液裡有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在他們演繹的舞蹈裡自然也就帶有了這片土地上的民族韻味與光彩。

不管現代藝術形式如何變化,李紫君始終認為充滿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永遠無法取代。他和身邊年輕的藝術工作者為傳承民族文化一直在奔走,這樣的執著與堅韌與《媽勒訪天邊》中的“媽”和“勒”頗有相似之處。“這個過程可能會有痛苦,也會遇到挫折。我們的年輕演員可能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民族文化深深震撼著我們。我們彼此激勵,永遠不會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