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億定增竟然被否!「同業之王」南京銀行凜冬到了?

銀行通過定增的方式再融資本不稀奇,如今南京銀行卻因成為首家定增被否的上市銀行而引起市場熱議。作為城商行圈的“同業之王”,“債券之王”,南京銀行在遭遇同業監管的這兩年,資本充足率連年走低,造血能力令人堪憂,亟待補血之時卻又遭遇“意外被否”,“同業之王”正經歷倒春寒。

實屬罕見!7月30日晚,南京銀行發佈的一則公告顯示其140億定增被否,與此同時,南京銀行並未在公告中說明其定增方案被否的原因,僅表示未獲得證監會正式文件。

140億定增竟然被否!“同業之王”南京銀行凜冬到了?

此前農行的千億定增尚令市場記憶猶新,後又有張家港行、貴陽銀行及寧波銀行等銀行再融資陸續過會,為何到南京銀行的140億定增這裡,就不行了呢?

根據南京銀行此前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此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分別為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去年11月7日報證監會審批,11月14日受理,證監會在12月中旬給出了第一次書面反饋。然而,等待了一年的南京銀行卻最終收到的是定增被否的消息。

畫風突變,還是事出有因?

不僅業內人士多數表示此事相當“罕見”,該行內部人士也對媒體稱"我們也是一頭霧水"。

一些網友在此時卻有著自己的觀點,“現在市場環境,140億抽水太多。”“定增場內吸血誰受得了,加上剛剛銀行又走反彈的急先鋒,一反彈你就吸血,誰還玩?”

誠然,銀行股近來的漲幅有目共睹,7月23日至7月31日南京銀行發佈公告,除南京銀行,A股26家銀行僅有2家漲跌幅為負數。受到定增被否的消息影響,7月31日當天南京銀行跌幅達4.21%,收於7.73元每股。

今年以來中小銀行頻頻衝刺IPO,或是尋求登陸A股,或是赴港上市,銀行中資金承壓的也並非獨南京銀行一家。不過,如同南京銀行一般資本充足率連年下跌卻也並不在多。

頂著全國第一家上市城商行名號的南京銀行上市於2007年,截至2017年末,實現利潤總額118.84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96.69億元,同比增幅17.02%。十年來,南京銀行的淨利潤由2007年的9.0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97.61億元,增長10倍有餘。

7月31日晚,南京銀行發佈的2018中期業績快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南京銀行資產總額1.19萬億元。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34.9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9.78億元,同比增長17.1%。

一面對應著南京銀行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一面是南京銀行的資本也呈現出明顯壓力。截至2017年末,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較去年初下降0.78個百分點至12.93%,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0.4個百分點至9.37%。截至2018年3月末,資本充足率繼續下滑至12.79%。

140億定增竟然被否!“同業之王”南京銀行凜冬到了?

其中南京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已是自2015年起連續兩年下滑。南京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正在逐步逼近監管指標。

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的要求,2018年末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少一個百分點,即10.5%、8.5%和7.5%。

而事實上,儘管南京銀行的資產規模仍然在持續增長,增速卻也已顯露出逐步下滑的態勢。

140億定增竟然被否!“同業之王”南京銀行凜冬到了?

過去數十年間的急於擴張與嚴監管下的業務收縮已令南京銀行的資本承壓明顯,而南京銀行本身經營活動的造血能力也著實令人堪憂。據choice數據顯示,南京銀行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自2017年以來開始呈現出負值,並未有明顯改善跡象。

140億定增竟然被否!“同業之王”南京銀行凜冬到了?

南京銀行2017年年報顯示,其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3.85億,相較於2016年的491.27億相比,大幅下滑99.2%。年報中對此給出的解釋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的大幅下滑是由於報告期內存放同業款項等淨增加額減少所致。

同業依賴症難解

無法利用資本補血,南京銀行作為“同業之王”的可持續性堪憂。

同業監管的趨嚴,也在令南京銀行的同業業務日漸萎縮。2017年報顯示,南京銀行存放同業款項期末值約為562億,同比減少40.50%。其中同業存放為432億元,同比減少29.97%。然而同業規模的收縮,並未能遏制其資本充足率的進一步下滑。

同業規模雖然收縮,而根據業務收入結構,南京銀行2011年存放同業、拆借以及債券投資三大類與同業模式掛鉤的收入佔比總計19.94%,而到了2016年乃至2017年,同業監管喧囂塵上,南京銀行上述收入分別達到21.03%,2017年甚至達到24.86%。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京銀行此時遭遇140億定增被否,對其或將帶來的嚴重影響不言而喻。這其中,最為嚴重的或是未來或將對南京銀行放款規模造成的影響。

上市至今,南京銀行經歷多次募資,資本卻仍然吃緊。而就在上個月,南京銀行剛剛獲准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8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

據公開數據統計,自上市以來,南京銀行曾於2014年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二級資本債權50億元。2015年,南京銀行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3.97億股募資79.22億元,非公開發行優先股4900萬股募資48.74億元。2016年,南京銀行再度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100億元。此外,2016年南京銀行也又一次通過非公開發行優先股5000萬股,募資49.75億元。

近五年來,累積募資327.71億元。2017年,南京銀行提出了140億的定增方案,無奈一年之後頻頻“提款”終是碰壁,此次140億定增或許這也意味著,如今往後,銀行再想要從資本市場獲取資本補充沒那麼容易了。無論是何種原因,南京銀行最終是成為了首家定增被否的上市銀行。

西部證券王豔茹曾表示,2016 年底金融市場進入嚴監管階段以來,南京銀行被認為是此輪金融去槓桿大環境下壓力最大的銀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