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電影《我不是藥神》值得每個人都認真看一下,你會看到,疾病是怎樣迅速榨乾一個小康家庭的積蓄;你會看到,無論有錢沒錢,在疾病面前都是多麼的無助!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徐錚飾演的程勇這個人物塑造的非常好,演技自然沒的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人性最閃耀的東西,就是自我救贖,一個賣保健品的,家裡有臥病在床的老人,也有即將出國的孩子,沒錢就算了,而且過的一塌糊塗。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他從一開始的自救到救眾生整個過程都是沒錯的,或許電影前段是把他描寫成一個爛人,但他的思維其實一點也沒錯,為什麼?他的目的就是賺錢呀,同樣的效果更低的價格他當然賺,而程勇心裡非常清楚賺這種快錢遲早會出事,特別是張長林報警突襲店面的時候,他心裡更明白如果不轉賣張長林是不會放棄的,要我說,他唯一做的不好的是,張長林以每年一百萬的價格買他的代理權,程勇沒有給團隊分錢!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他是沒有必要分錢,畢竟市場是他一手帶來的,但試想如果分了錢,呂受益或許就不會死,其他人拿了錢也可以繼續造福眾生,說白了,程勇就是個商人,他不是藥神,沒有這筆錢他也做不起服裝廠,最終這一切換來了呂受益的死亡;呂受益不死,程勇就無法轉變觀念,黃毛彭浩不死,程勇就無法堅定下去,這兩個人物以悲劇收場,卻促成了程勇救贖的道路,只是這代價,真的太重。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譚卓飾演的單親母親、王傳君飾演的重疾病人,還有在法與情之間掙扎的警官,他們都是小人物,卻都不約而同選擇人性最善良的一面;如果說電影前半段笑點雲集,後半段則是十分沉重,層層鋪墊的淚點在最後所有人摘下口罩的一刻爆發出來,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不是英雄卻勝過英雄。平凡而偉大,莫過如此。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疾病面前變得渺小的我們,徐錚不是藥神,只是商人

《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臺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裡,我卻買不起!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思想的窮病,治病先治腦,救人先救思想,最好的醫生是自己,預防永遠大於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